第104章 阴谋阳谋(第2/3页)

而在现代的一系列进修,让他猛然醒悟——

从最底层开始,从广大的贫苦百姓开始,从土地开始。

现代的土地公有、家庭承包经营制,给了他极大的启发,让百姓拥有土地的使用权,但没有所有权和处置权,国家对土地有了绝对掌控力,从根源上杜绝土地兼并,又不失土地经济上的流动性。

但是大雍如今的社会结构已经固化,让大户把兼并的土地吐出来,收归国有,重新分田,谈何容易,别人不说,他的族人,都不能听他的。

而且以现在的朝堂状况,最后是收归国有了,还是收归官有了,这还是个问题。

除非他狠下心“敢教日月换新天”,不然这个过程就必须缓下来,不能一下子把权贵都得罪了。

在大雍他得慢慢煮青蛙,但在之丘,完全可以直接干。

虽然谁都知道八王子只是一个傀儡,但在名义上,大雍现在还承认之丘独立国的身份。

他完全可以利用之丘归属大雍,又不完全属于大雍的状态,以加强对之丘控制为由,光明正大的在之丘境内,实行另一种制度。

于是谭玉书对庄子叔笑道:“庄兄,这些日子,我心里一直在想一件事,不知道你以为如何?”

“四美兄请讲。”

谭玉书:……

努力忽略掉称呼的小问题,继续道:“等大胜之后,我想军队中凡想常驻之丘的,都可以留下,同样给他们配发土地,并允许他们的家人迁籍。大雍之兵与之丘之民,同融一处,不分彼此,几代下来,便是一家人,而有了土地,驻军也能更好的为都护府效力。”

庄子叔眼睛微亮,这确实是一个好主意,一方面将之丘逐渐化为大雍的领土,一方面还减轻了大雍的一些负担。

雍朝的军队很多,但并不是什么好事,冗军问题一直是困扰着朝廷的老大难,每年的军费支出能掏空国库。

但裁兵也不行,因为大雍有让土地兼并产生的流民,去当兵消耗精力的小机灵鬼制度,把兵给裁了,直接变流民,只能养着,现在突然多了安置之法。

这些兵也不存在故土难离的问题,因为他们绝大多数,都没有土,背井离乡迁徙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是可怕,但有了属于自己的地,就什么都不怕了。

见庄子叔没有意见,谭玉书便继续道:“但两国人磨合起来,必定困难重重,需要一个能力出众的人统筹全局,所以我向陛下请奏,由庄兄任都护,掌管全局,这样一来,只能劳庄兄继续在外驻守了。”

这当然也是应该的,其实庄子叔在外面,比在京城待着舒服多了,至少真能干点事,唯一不好的就是见不到妻儿。

哎,真希望快点平定下来,或许还可以把她们接过来。

谭玉书拍拍他的肩膀安慰了他一会,立刻给他讲起了“一国两制”的具体方针。

庄子叔一开始还安静的听着,后来逐渐目瞪口呆:“你从哪里想的这些东西?”

谭玉书老实在在道:“和渡厄高僧神交的时候,偶有所得。”

庄子叔:……

“能把我也引荐给渡厄高僧吗?”

……

仗还没打完,谭玉书和庄子叔两个,就已经开始惦记起怎么治理别人的国家。

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攻城、收田、分地的步骤,之丘的壮丁都被抓走了,所以每到一处,谭玉书便会留下一大队的士兵,帮助百姓垦田。

然而就是这样,谭玉书的队伍还越来越多了。

因为好多投降的士兵,看到热热闹闹分田的盛况,都加入了他们,准备带着他们“解放”自己的家乡。

至于留守的雍国官兵,谭玉书这一路来,做的最多的工作,就是天天给他们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严苛军法以及表彰奖励一起上,终于给他们带出了些“人民子弟兵”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