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府县生活14(第2/7页)

郑辉成亲晚,十九岁成的亲,如今二十四岁,成亲五年没动静。这要是别家,早就闹起来了,都怪娶进门的媳妇儿不对,怀不了,凶一些的还要休妻,再或者给儿子塞妾室。

但郑家人没怪过媳妇/孙媳妇,一是柔娘是渠良府县府尊的女儿,下嫁过来是他们郑家高攀,更别提大房的郑耀还在柔娘爹手下某差事。二自然是,柔娘嫁过来后,晨昏定省伺候公婆打理家务,是个再好不过的秉性,柔顺乖巧又聪慧,将后宅打理的妥妥当当的。

是他家儿子/孙儿不爱亲近柔娘,这哪能怪柔娘头上。三年前柔娘还说把她身边带过来的丫头给辉哥儿做妾,那郑家自然不能点头。

当然郑辉也没同意,听到这事还发了一通脾气,伤了柔娘的心。

“辉哥儿从小骨子里就是犟,要是他自己转不过弯想不明白,按不住的。”郑老太爷说。

郑阿奶知道啊,所以才愁,当初辉哥儿小时候,六七岁喜欢看给人治病,怎么炮制药材,还学的有模有样,他爹拿着藤条打,逼着辉哥儿坐着听夫子念书,面上辉哥儿乖着,可背地里还是偷偷学、看家里的医书。

这偷摸着学就是四年多,郑父才知道儿子阳奉阴违,读书科举的心思糊弄他,倒是看医书认认真真的,又打了一顿,还是郑老太爷出面了,之前又不是没打过,有啥用?

便给辉哥儿讲了曾祖父的断臂事,说家里差些就没了,你大哥是家里捐的官,算不得什么正经路子,还是要靠你云云。

自此后,郑辉才收心了。

这事上就能窥探出郑辉的脾性,心里明明不乐意娶柔娘,可大哥给谋的婚事,家里都喜气洋洋敲锣打鼓的筹备婚事,按着郑辉头结婚,结也是结了,可之后郑辉躲着柔娘,不爱亲近,谁能有办法?

郑家人一边对着柔娘好,宽慰柔娘再等等,辉哥儿就是一块石头迟早有焐热的一天——

可没想到郑辉就是一块捂不热的石头。

郑母知道儿子才从祖母那儿过来,一回来先看了祖母再看她,心里是半点欢喜都没,只有发愁,还不敢硬着劝,软和说:“你一走这些日子,柔娘给你做了两身衣裳还有鞋袜,也不知道大小合不合适,你先回去看看。”

这屋里人当媳妇儿的竟然不知道相公穿多大鞋多大衣衫,还是拿了过来问她这个当婆母的,郑母都替柔娘心疼。

郑母一边说,一边留意儿子神色,见辉哥儿脸上没什么排斥冷淡,心底有些惊讶,可也不敢往好处多想。

“快回去洗漱洗漱,换了衣裳,晚上吃饭在你祖母院子,不着急。”

郑辉便谢了母亲回自己院子了。

这走自然不能穿过祖母院子,平日里走动吵杂,是有回廊绕了一圈。

郑辉慢慢的走着,想起院子给他做衣衫鞋袜的妻子,不由想到三年前妻子说把身边伺候丫头给他暖房,他当时气急,嘴快了,说了句‘那生下来的岂不是庶出’,说完郑辉是后悔,不敢看妻子,自此后都躲着。

兆弟说的没错,是他窝囊怯懦了。

不知不觉便到了东院子的月亮门,门口站着婆子,见了他弯了腰行礼,说:“辉哥儿回来了,热水早早烧好了,送回来的包袱也送书房了。”

“柔娘呢?”郑辉问。

婆子一愣,没想到辉哥儿这次回来还问了柔娘,以前可从没问过,正要回话,就听辉哥儿说:“算了我先去洗漱。”

现在灰头土脸的,还是洗了澡再说。

郑辉抬脚就进院子,熟门熟路的去书房,一道屏风隔着,放着浴桶,旁边架子搁着换洗的新衣裳,浴桶里头放好了热水,启蒙能认字后,郑辉便是自己穿衣吃饭,不用人伺候。

那守门的婆子先把月亮门合了,心里也叹气,以为辉哥儿问柔娘是知道好赖了,没成想又是老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