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村中闲话31(第4/6页)

于是杏哥儿公爹抽了一晚上的旱烟,咬了牙,上了十亩的水田肥。他家水田一共二十多亩。

就这样提心吊胆的,天天往田头去瞅,终于到了收成。

自然不用多说。如今杏哥儿婆母特别看重杏哥儿,夸杏哥儿当初胆子大能说话,家里地里庄稼的事,老汉问她啥意见,她都不敢吱声。

如今杏哥儿在王家地位那是一个大拇指。

“没事就去找周周串串门,抱着元元多玩会,家里如今清闲也没多少活。”杏哥儿婆母说。

杏哥儿便不客气,高高兴兴应了声,带着元元去找黎周周玩了。

“今年家里手松些,我想过几日去镇上扯点红布买些新棉花,给元元作身新衣裳,别看他人小小的,一天一个样,长得可快了。”杏哥儿抱儿子放地上,一手扶着。

元元如今会走路了。

按照这时候说法,元元去年元宵过了就是两岁,实则一周岁,现在实打实的一岁零十一个月,老人家会说孩子过了年就三岁啦。

古代小孩夭折的多,尤其是村里的,所以起的名字贱,往大报一岁也是想哄过小鬼,意思这是大孩子了,身子骨硬朗,少缠着。

“那一起去。”黎周周答应。

元元走路不太稳,摇摇摆摆的,杏哥儿就跟在后头扶着,怕儿子跌倒,一边说:“你要买啥?”

“买块糖,我岳家在盖屋,估摸没多久要来报喜信。”黎周周想提前备着,别到时候急急忙忙的。

杏哥儿说成,又想起什么,说:“我爹娘要带光宗去府县送粮了。”

“今年二叔二婶光宗都去啊?”黎周周问。

去年黎周周成亲,黎二才从府县送完粮没几日。每年都是十一月农闲了,黎二家的稻米不卖,舂干净了,装着麻袋给府县上黎三黎正仁送去。

全是稻米,没有麦子。

刘花香说她那弟妹是府县城里人,娇气的不得了,跟她们农家人比不了,平日里很少吃杂粮,见天的白米饭吃,用的碗啊小巧的,让她吃得八碗才成……

这是早先刘花香带着杏哥儿光宗一起去,见了世面,回来学给村里人,府县人穿什么、吃什么、用的什么碗都能说一天,当时村里人听得也热闹,没见识过啊。

黎周周听杏哥儿学过,只记得府县好大。

黎二家送粮也不是白送,收钱的,按着官价一升八文钱。赶着牛车去府县,天不亮出发,因为牛车驮着粮食,杏哥儿唯一去的那次,也是他和弟弟光宗轮着坐,光宗坐的多,他大部分是走的。

到了府县已经晚上,城门关了,他们得在外头露宿一夜,早上城门开了才能进去。

杏哥儿那次回来,路上吃的苦,挨的冻都没提,只捡着府县好话说了。如今年龄大了,嫁了人,家里田收成好,手里有了银钱,再谈起过去那次去府县,就坦荡多了。

“可累人了,光宗今年已经十四岁了,我不信爹娘还让他坐一路。”

“其实去府县也没啥好玩的,走一路累的脚磨泡,夜里睡在城墙外,幸好爹有经验拿了铺盖,可也冷啊,终于进去了,还要走路,小叔家院子也小小的,还不如村里院子大敞快,我多吃一碗饭,小婶就咳嗽……”

杏哥儿回忆起来,越发觉得那次苦了。

“府县啥都贵,小叔家没井,喝水都要花钱买,拉个屎尿,第二天天不亮有人来收,小婶说叫什么夜香,那玩意能香吗,瞎扯。”

杏哥儿记忆可深了,那次过去住了两天,他们一家挤在一间屋里,睡不好,都不敢吃饱肚子,拉个屎拉多了,还听小婶背后说。

“你知道府县的稻米一升多少?”

黎周周:“十三文?”

村里的稻米卖出去,粮商给的高,但是要求多,苛刻的厉害,而且还容易拖银钱,说好的价,最后总要变着法子扣一些。黎大脾气硬,自此后就卖官价,官价给的少八文钱,可利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