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2/5页)

景长霁那时候憋着一口气想立功,他不顾生死也想立足后让人彻查大哥的事,他不想大哥死的这么不明不白。

他做到自己能做的,却也被太子利用个彻底。

这次景长霁依然打算过去锦州,不过是跟着太医院的人一同前往,人他还是会救,方子他也会给,只是他打算提前过去后想办法救下昝大人,再把方子给昝大人这种好官。

至于太子想再凭着这点得到百姓爱戴名声大涨,他想也别想。

景长霁本来一开始打算将方子交给卫殷,让卫殷来想办法,但想到卫殷外冷内热的性子,他怕万一卫殷拿到方子亲自请命前往锦州。

此去路途遥远,上次卫殷前去祭拜生母又被成贤帝派去的人行刺提醒了景长霁。

卫殷与成贤帝不合,这一路下来怕是艰难重重,难保成贤帝不会借机除掉卫殷。

加上卫殷身上还有毒未解,景长霁不想让卫殷冒这个险。

太子是成贤帝看重的储君,虽说太子这次过去对他名声有好处,但太子过去的话,成贤帝不会下黑手,到时候立功的话让昝大人立,只要别让卫殷冒险就行。

景长霁想通这一切反而放松下来,他接下来只需要掐着时间等就行。

太医院的人最近几天一直谨小慎微,因为宫中的气氛明显不对。

成贤帝被雪花似从各地送过来的奏折给气到,他当了二十多年的皇帝,这还是头一次遇到这么大的情况,尤其是这次雨水连绵不绝,让他想起二十多年前的事。

当年老皇帝还在时也发生过一次,只是那次他怕死,前去赈灾的是当时的大皇兄。

大皇兄那次立下大功,不仅让父皇龙颜大悦,百姓也对大皇子各种称赞,一时间名望碾压诸位皇子。

好在父皇当时虽然有意立大皇兄为储君,却被大皇兄拒绝,甚至留书出宫去游历,说是要当一个闲散王爷。

那时候他放下心,原本以为这个皇位他坐稳了,他与大皇兄一母同胞,大皇兄不当这个皇帝,那皇位只能是他的。

可谁知一年后父皇驾崩,却留下遗诏,传位给了大皇兄。

成贤帝望着下方吵成一团的文武百官,脸色愈发难看,干脆直接散朝。

回到御书房瞧见等在那里的太子,只看了一眼眉头紧锁,踏进去后,成贤帝坐在龙椅上,望着行礼后垂着眼站在那里的太子:“这次锦州的事,你怎么看?”

太子道:“回父皇,儿臣觉得以昝大人的本事,此次情况倒不是太大的问题。但儿臣只怕……”

成贤帝听他没继续说也不着急:“只怕什么?”

太子还是开了口:“只怕会如同二十多年前情况类似,灾情过后会有瘟疫,到时候那才是大麻烦。”

若是控制不住,于国于民都将是一场劫难。

成贤帝坐在上首的位置没出声,太子猜不透父皇的心思,但如今父皇这么问了,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道:“当然,如若能得到当年成昭皇叔治疗瘟疫的方子,这问题引刃而解,只可惜,这方子如今失传,倒是可惜了。”

太子说完,明显感觉到御书房的气氛不太对,但他也是想出个主意。

万一当年的方子还有人记得呢?

说起来他那位成昭皇叔命不太好,当年据说还是王爷的时候因为得到方子治疗瘟疫有功,结果志不在此,跑出去当个闲散王爷。

倒是也大公无私,让人将这个方子记录在藏书阁,只可惜后来成昭皇叔当了皇帝重病,不到一年就没了。

后因为父皇登基宫中事情太多,藏书阁竟是走了水,烧毁了不少宫中各种记录,也包括不少太医院的各种书册以及病例书卷。

大火烧毁不少太医院很多年的心血,导致几个老太医心灰意冷,没多久就告老还乡。

这次锦州的事发生后,太子让幕僚去查了查,发现也是可惜,那几个当年跟随成昭皇叔参与治疗过瘟疫的老太医因为年老回乡后都不在了,还真是彻底失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