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6章 一次标准的打击(第2/2页)

如此也造成了奥地利人的伤亡,双方对射,砰砰蓬蓬的十分热闹。

交战双方最喜欢使用12磅前装滑膛炮,青铜、滑膛意味着制造工艺简单,造价便宜,12磅炮弹的威力大,而如果再大口径的火炮则会带来机动力的减弱,因此12磅炮最最好,而前装炮符合当时炮兵使用习惯。

后装炮看似打得快,然而缺点也很多,其制造复杂,造价昂贵,普遍更重,很不灵活,使用时清理炮膛困难,因此只用在了H210或150的重炮上。

目前谁没把重型后装炮搬到陆军野战中,因为它们太重了,移动缓慢,万一已军战败,不管是自己人破坏掉重炮还是被敌人俘获,都足以让指挥官哭倒在地!

双方炮来炮往,阵地上烟雾升腾,时至今天,炮兵装备标准化,炮兵训练和战术体系化,炮兵的使用越发频繁,也造成了军人们死伤增加。

再近一些时,但听得神罗军阵里“胡胡胡……”的弓弦响成一片,接着天空为之阴暗。

箭矢落下,又收割了一批法国人的生命。

中箭没死的法国人情况不容乐观,三棱箭头的力道十足,深深地扎进身体里放血,当不作抢救时,人身情况将会变得很恶劣。

“该死的奥地利人果然是堕落了,他们居然使用奥斯曼人的弓箭,我们要严惩他们,送他们下地狱才行!”法国人没有同样的兵器回击,不由得痛恨道。

为了增加杀伤力,南华军队明明火力很猛的,却还装备着弓箭,而奥地利人向南华军看齐,也使用了弓箭。

火枪只能直射,弓箭可以对空抛射,如此就加大了攻击力。

弓箭兵也同样装备有火枪,对于后勤的压力大,那么就上毛驴吧!

大家都知道,南华军爱用毛驴,奥地利军队也喜欢中国毛驴,一般一个班(十个人)带一头毛驴,主要是携带本班的帐篷、备用口粮、弹药、燃料等物资。

而弓箭兵部队则一个班有三头驴,携带备用箭矢和火枪,重点是毛驴你可以不给它们喂精制饲料,不占编制,还能够充当备用肉,这种单位最讨后勤军官喜欢。

除了弯弓射箭,弓箭方阵里还有弩,射速不如弓,好处在于能持久射击。

接下来就是双方的炸弹表演时刻了,双方装备的炸弹几乎是一样的:一斤重的小炸弹和五公斤重的大炸弹,由大兵们轻舒猿臂,把它们狠狠掷出,双方阵地上的爆炸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

浓烈的血腥气和硝烟味道混合在一起,这,就是战场!

再近一些,轰响声中,双方的滑膛枪开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