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8章 漕运改海运之成功(第2/2页)

论到海运,杨天生是宗师级的人物,就算官府与船运公司说“漂没”,漂没多少,怎么个漂没法,说得过他?

他制订规章制度,曰商船运送漕粮,酌给耗米;漕粮无故缺损,令船主赔补;验米交米,专派大员经理;海运漕粮,饬沿海水师巡防;海运船商,分别奖叙;所有运费由官府和船商面议商定,在漕粮上船时发放。

出台《大明查米章程》,运米以实到数为主,不讲什么漂没,彻底地去除了这项陋规。

加强纪检,防止交米收米时官员上下其手,他有情报机关帮忙,采取“钓鱼执法”,令到官员们闻风丧胆,谁都不敢贪墨。

这个不信任官员的手段,换作前明时期早被文官们喷得一头雾水,皇帝都坐不稳金銮殿,而在现在?

所以新明能够做事,做成事,不象前明那些文官钩心斗角,专门扯皮,事情办不下去。

从此之后,漕运改海运,不仅仅是货物运输,南北的人员往来也多坐海船,官府批准成立了民营的船运公司,班船运货运人,习以为常。

海运的发达还促进了保险业的大发展,官方资质的船运保险公司如“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中国保险”等一批保险公司茁壮成长,他们为船只提供平安险、水渍险和一切险等,为人员提供人身保险。

当出事后,保险公司负责理赔,从而降低了社会运营的风险。

人货船上保险,起初是自愿,后来变成了强制,不管怎么样,保险业为海运事业保驾护航,促进了社会的良性发展。

海上船帆簇簇,船只往来,南北交通顺畅无比,而新明社会没有大的动荡,一些老官员对比往昔,实不敢相信竟有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