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2章 喷水宝宝要倒霉了(第2/3页)

更有不良政治影响,那时期的生产力落后,无论是动物油和植物油都很匮乏,以至于颜常武如此“奢侈”引致外人非议!

有钱也不是这么花的吧!

要知道,大明许多地方民众连油都没得吃,这东南府却用油来点灯!

这不等于晋惠帝所讲的“何不食肉糜”有异曲同工之妙也!

得,咱就另辟蹊径。

作来一个穿越众,颜大少能够让这点小事难倒?

电力是不用想的了,科技树还没有点亮这一块,他想来想去,主意打到了鲸鱼的头上。

如果有人问起来,世界上第一个全球化的产业是什么?

那么答案之一就是捕鲸业。

在电灯没启动之前,工业文明社会国家经历了多种的照明方式,材料有煤油和煤气、鲸油。

煤油是从石油里提炼,但显然颜大少的科技树也没点亮这一块。

煤气是煤炭经过裂化提炼得到的可燃性气体,同样没有点燃这一块科技树,且制造成本高,运输不便,使用时还很危险。

那么,只好请鲸鱼勉为其难了为大伙儿提供灯油了!

捕到鲸鱼,用它们的脂肪提炼油,用来点灯和做成肥皂。

前世,倭国人以科学研究的名义打一些鲸鱼来吃招致白左的严重抗议,成立什么绿色和平组织去阻挠倭国捕鲸(此处无给倭倭说话),殊不知,白左还得感谢他们的祖宗在鲸油灯的照耀下制造了他们!

捕鲸业的兴旺发达实际上就是白左的祖宗触发的,红毛番杀死大量的鲸鱼用来提炼灯油,然后在晚上点亮灯光,做起XXOO的运动制造了白左出世!

17世纪内,荷兰人及英格兰人均组成庞大的捕鲸船队。到18世纪,因捕鲸船上安装了提炼炉,使捕鲸者在海上就能把鲸鱼身上最宝贵的鲸脂提炼成油,并把鲸油贮存在桶里,不必把捕到的鲸拖回岸上再加工。有了这样的加工能力,捕鲸船通常便能在海上停留四年之久,然后才带着满船货物回来。

鲸油的价格水涨船高,捕鲸成了一个利润丰厚的营生。

当时众多新兴工业国家诸如英国、荷兰、法国、挪威等都曾参与过大规模的捕鲸活动。

而美国人后来居上,捕鲸数量短短几年跃居世界第一,1820年到1860年,是美国捕鲸业的“黄金时期”,

叩开日本国门的“黑船事件”便发生在这一时期。

9世纪伊始,欧美国家的捕鲸船便开始在倭国近海活动,并不时地登陆寻求补给,这些捕鲸船给日本的海防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还抢夺了日本人的鲸鱼资源,倭国当时是江户幕府当国,实行闭关锁国,于是便经常遭遇阻挠欧美的捕鲸船。

1853年7月8日,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马修·佩里率领4艘战舰,驶入德川幕府咽喉要地江户湾。

在坚船利炮的威胁下,日本幕府做出妥协,接受了佩里船队的要求:救助美国的船员和渔民,给美国的捕鲸船提供食物、淡水以及燃料补给,开放贸易港口。

而倭国看到了美国的厉害,民心遂变,开始求变,励精图治,发展国家。

最终发展起来的倭国先拿朝鲜开刀,再拿中国作为肥肉来宰。

瞧,一定程度上,就是喷水宝宝引起了我们中国的倒霉。

你不去捕鲸的话红毛番就来捕,不如我们先下手为强。

……

现时,欧洲人的捕鲸船还在大西洋一带晃荡,太平洋还是一块处女地,如果不算倭国人的小打小闹外。所以中国如果这个时候发展捕鲸业,将会点燃一条光明的辉煌大道。

历史上欧洲和美洲一些国家的捕鲸活动长盛不衰,而中国捕鲸量历来很少,只是对近岸鲸类猎捕,少之又少,不过呢,有个记载就是帝王陵墓所用的“长明灯”,据说千年不灭,按科学家的说法是油缸里使用的正是鲸鱼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