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简单粗暴的研发方法(第5/5页)

稀有元素是让材料‘百尺高竿、更进一步’,但材料才刚只有五十尺,还有大量简单提升的空间,就没有必要用到那么高端的东西了。

彭恩贵的团队也做过合金材料添加稀有元素的研发工作,但也只是简单的‘涉及到’,实验了两次倒是让材料性能提升一点,但和成本根本就不匹配。

比如,一个材料添加了稀有元素,性能有了提升,成本直接翻了一倍。

另一个类似的材料,只是改善了工艺,或者制造过程严谨一些,成本只提升了百分之十,就达到了同样的性能效果。

怎么选择?

根本都不用做选择!

哪怕是国内自主研发生产的合金材料,性能只是达到中等,成本却远高于从国外进口,就完全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因为性能只是中等的材料,被卡脖子的概率很小,可替代的产品也是很多的。

总之,合金中添加稀有元素的研究,绝对非常高端的,也是非常烧钱的。

李荣茂听着都期待起来。

往往像是这种高端的研究,每一次实验肯定经过反复的论证,找出最可能让材料获得提升的方法,再经过讨论才能进行一次实验。

所以李荣茂马上问道,“赵院士,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论证?”

“论证?论证什么?”

赵奕疑惑的反问了一句,马上道,“我已经想好怎么做了。你们都是合金材料的专家,每个人都研究一下最新K03A,然后设计一套往里面添加铼的方法。”

“如果没有太大的问题,就按照你们的设计进行实验。最开始就这样做,进行几次就有经验了。”

“啊?”

“我们?每个人?”

这次连沈丙河都愣住了。

“对!”

赵奕十分肯定的点头,“这就是方法。每个人都要设计添加方法,然后直接进入到实验阶段。我和张洪涛那边也说了,他们出两份方案,我们出两份。”

“先设计进行四次实验,看看数据情况,后续再做调整!”

李荣茂呆愣的听着直咧嘴,再看向赵奕的目光仿佛是看向一个‘科研土豪’。

“每一次实验能轻松烧掉几十万吧?”

“让我们做设计,不用复杂的论证,直接就进入到实验过程?”

“每人一份,四次?”

李荣茂想到过去在彭恩贵手下,比着手指希望节省研发经费的日子,突然产生了一股痛哭的冲动。

人和人,不能比。

团队和团队,差距也是很大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