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谋划地皇(第2/4页)

显然,太上圣人口中的自由选择是否进入三清门下,在众人看来就是一个单选题。

虽然没能拜一位圣人为师略微有些遗憾,但不拜师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三清圣人任何一位讲道,他们都可以去旁听。

毕竟,现在他们也是三清圣人认可的门人。不光拥有听道资格,到了外面同样可以扯上三清圣人的虎皮。

能不能吓住人姑且不论,起码面对圣人弟子的时候,不需要那么怂。

至于身份地位,自然按照洪荒的通行标准——实力为尊。

事实上,圣人门下的排位也是实力为尊。只不过这个实力不光看战斗力,更加注重的是修为境界。

现在玄门的核心指导思想是“先境界,后神通”。对那些忽视境界,一味追求战斗力的弟子,还有一个不好的称呼:争勇斗狠之辈。

除了通天圣人在这方面要求不高,没有强令门人弟子先修境界外,其他圣人都是更加注重对门人弟子修为境界的培养。

站在李牧的立场上,他是支持圣人这种做法的。尽管他在坚持法则之路,但这不影响“先境界,后神通”思路的正确。

短期内截教弟子的实力会更胜一筹,待千百元会之后,双方的实力对比就会渐渐发生变化。

未来人阐两教弟子跨入准圣的概率,明显会比截教弟子高。并且大家战斗力也会在准圣以后,渐渐被拉回来。

当然,截教走得数量模式,只要门下的弟子足够多,诞生的天才数量就不会少。

真要是没有外力干涉,一直发展下去最终截教的实力还是会更胜一筹,除非人阐两教之中有人先一步证道混元。

“嗯!”

似乎很满意众人的表现,原始圣人缓缓开口说道:“不必多礼,尔等既入我三清门下,就得遵守我三清的规矩。广成子,稍后下来你将教规告知他们。”

“教规”,这是一个尴尬的话题。

玄门三教的教规可是大不相同,人教的规矩就是没有规矩,截教的规矩虽然不少可总体还算宽松,唯独阐教门规最为森严。

现在原始圣人摆明就是要让阐教的教规成为世俗三清观的标准,自然引起了另外两名圣人的不满。

只不过太上无为,人教压根就懒得制定教规,全靠弟子自己自觉,明显不适合作为世俗三清观的标准。

一旁的通天圣人想要开口劝阻,可看太上圣人这个做大哥的都不表态,他也不好直接否定。

终归只是世俗三清观的教规,并没有涉及三清的具体利益。就算是那阐教规矩当标准,也必须要进行删减。

不然,光招收弟子标准那一条,世俗三清观就直接没人了。

在场的一众人族修士,百分百九十九点九的人“跟脚”都很一般。能够脱颖而出,那是因为人族的基数足够庞大。

万里挑一不行,那就亿里挑一,再不行那就百亿人挑一。只要人口基数足够大,纵使是会出现几个例外。

在场的一众人族修士看似修为差距不大,可论起年龄来那可是天差地别。其中最年长的甚至是初代人族,最年轻的不过几万岁,中间的时间跨度足有好百个元会。

平均下来一个元会也就十来人,差不多每万年诞生一人。从人族诞生至今,才凑出了眼前这几千人。

当然,这种情况很大程度还是因为此前人族遭遇了劫数,致使初代人族损失殆尽,族中的高手惨遭团灭。

要不然最少也要几个大罗修士撑场子,不至于搞得这么落魄,大兴全靠圣人的支持。

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因为人族的落魄,才能够获得成为天地主角的大机缘。

如果强大一些,巫妖两族就是前车之鉴。否则,真要是论起资格来,巫族可比人族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