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各自的算计(第2/3页)

安化王乃皇室中人,这是朝廷内部的皇权争斗,我等升斗小民,如何能够参与。

若是为了平乱之事,除非杨大人能够让朝廷废除太祖玉律,否则我华山派是不会掺合的。”

不得不说,老朱考虑到的问题就是多。各种禁令颁布了一大堆,虽然到了现在大部分都已经名存实亡,可是拿到了台面上谁也不敢说废除。

为了不搅到事非圈子里,李牧果断的拉出老朱顶缸,反正他不认为眼前这两人敢明着无视太祖玉律。

好歹也是官场上混过的老油条,杨一清很快就反应了过来:“李盟主误会了,太祖玉律杨某自然不敢触犯。

我等这次前来,也不是让华山派参与平叛。

只是前不久,我们收到情报,有魔教中人加入到叛军之中。我和张公公过来,就是希望华山派能够除魔卫道,扫清这帮魔教余孽。”

李牧直接翻了翻白眼,出手打击叛军之中的魔教余孽,同帮朝廷镇压叛乱有什么区别?

除魔卫道,这个词拿去忽悠江湖小白还行,老油条们谁不清楚什么是正邪纷争的本质。

“杨大人,魔教中人既然已经参与到了叛军之中,那就是加入到了皇权之争,已然不是江湖中人,此事请恕李某爱莫能助。”

战争是要死人的,李牧可不是铁憨憨,没有足够的好处,仅仅只是被人恭维几句,就带着门人弟子去替人卖命。

结好朝廷,那只有傻子才会干。稍微有点儿常识的都知道,老朱家过河拆桥的能耐有多强。

真要是出手帮朝廷镇压叛乱,接下来迎来朝廷打压的概率,远比获得朝廷支持的概率大。

究其原因还是华山派太强了。朝廷就算是要在江湖中扶持代言人,也绝对不会选华山这样的大派。

大家都是聪明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有了前车之鉴,李牧自然不会拿满门数千口的性命,去赌朝廷的节操。

一旁的张永再次开口了:“李盟主,先不要急着拒绝。

据咱家所知,贵派和魔教可是仇深似海。如果让魔教的人在西北站稳脚跟,恐怕你们也不好过吧!

现在出手将他们扼杀在摇篮之中,对我们大家都有好处。等平定叛乱之后,西北武林就是你们一家……”

“公公,这个饼可不好吃。就如同杨大人当年提出的屯田河套,以解朝廷千里运粮之苦。

可最终的结果怎么样?

除了列位大人头上,多了一堆纸面上的政绩外,威名赫赫的宁夏镇近乎被毁于一旦,甘肃、宁夏一带民众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

这次安化王举起反旗,能够折腾出现在的声势,可不是没有缘故的。”

李牧毫不客气的捅破了窗户纸。

看似这次宁夏兵变,安化王叛乱乃刘瑾祸国所致,背后的隐患早在数年之前就已经深埋。

不能说屯田宁夏的政策不对,可现实和理想总是相违背的。在连绵不绝的天灾面前,人力是非常脆弱的。

现在还只是西北,如果延续历史的轨迹,接下来大明朝的两京十三省,没有一个能够幸免的。

北方干旱无雨,南方洪涝不断,最终在人祸的辅助之下,吞噬掉大明王朝。

眼下就有了迹象,官僚们为了自已的政绩好看,搞出一堆看似正确的政策,完全无视了实际情况。

杨一清的脸色瞬间拉垮了下来。这可不是普通的质疑,而是对他的全盘否定。

坦率的说,对比前几任来说,杨一清做得也是可圈可点,有完善边防之功。屯田宁夏,变成了祸国殃民之策,主要还是老天爷不给面子。

只是这种事情,让他无法对一介武夫说出口。

看了这位正德期间的名臣一眼,李牧冷笑道:“杨大人,若是觉得李某夸大其词,不妨去民间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