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当官儿的滋味(第5/7页)

这个办法漏洞很多,但群策群力总能行的,她只是想提醒上头赶紧发丸子,怎么解决,那就不是她能插手的了。

顾慈觉得这小钱串子是为了这十两黄金,专写了个折子,笑道:“打今儿起,你就要被狗大户骂硕鼠了。”

张知鱼装模作样道:“哪有,我怎是为了一点子钱就折腰的人。”

说着,两人便哈哈大笑起来。

写着写着,张知鱼忽然想起金店里的冠子,金光璀璨得厉害,但她们家人都不能戴,便问:“我现在能给我娘请封了吧?”

顾慈摇头:“五品官儿才有封,你还有得熬。”

张知鱼虽不是个官儿迷,但却想让娘戴尽天下好物,顿时觉得当个弼马温也有这么多的好处,难怪人人都愿意给权贵做狗腿子啦。

想到五品能让她娘端坐上首,张知鱼顿时觉得自个儿也不是不能往上蹿蹿,雄心壮志一起,这钱串子连着写了三次才将信写好。

张知鱼是个实干派,让她拍谁的马屁那是万万不能,是以这封折子写得倒不似建议而像命令了。

顾慈已经决心要做官儿,面子与他还抵不上两句“昭哥哥”,很自然地便提笔给她润色了一番。

张知鱼瞧得上头感谢天恩的话儿,觉得此猫实在很有当奸臣的潜质。

顾慈哼道:“少见多怪,我这都是抻着写的,听说好些大臣写折子都跟孙子似的。”

张知鱼不知真假,但她向来是不看这些官场弯绕的,肯定慈姑这个正经士子比她更知道怎么在官场爬摸,便同意下来。

两个猴儿写完折子,李氏已经从外头提着篮子回来了,正在外头分买回来的冰碗。

到处都没见着两人,便从一群饿狼手底下抢了两碗送过来。

两人欢呼一声,端了碗吃得浑身舒泰,才拿起已经晒干的折子瞧。

两人通读了几遍,见没有什么问题,张知鱼就拿着官印在里头狠狠戳了一下,通红的印泥瞬间便落在了纸上。

烈火一样的朱砂印浮现在两人眼底,张知鱼忽然模模糊糊地意识到——这方印能决定很多事。

大周的百姓就是在无数大大小小的印下讨生活,从前张家也在最小的那方印下,驮着上头层层叠叠的大印,如今还不到十年,张知鱼已经成了拿印的人。

想起张家往事,张知鱼摸着玉石不说话了,她的直觉告诉自己,只要有一点儿用得不好,一个印压下去,这些印在纸上的朱砂,就会变成百姓流淌的血水。

张知鱼和顾慈盯着刺眼的红,头皮麻得厉害——原来这就是官儿。

这样手握权力的滋味儿,让两人手都抖了,只觉满腔的热血都要破胸而出。

张阿公拜完佛回来,就见两人拿着折子不停地撵鸡,院子里鸡飞狗跳的一片,恨恨道:“小兔崽子,又在找死!”

遂不顾鱼姐儿七品官身,将两人顶着碗儿在廊下罚站,还指挥夏姐儿往里头添水:“倒一滴水十两银子,砸一个碗儿十两黄金!”

张知鱼顶着金钱压力,慢慢地回了神,心里逐渐冷静下来,愣是站足了半个时辰,别说洒水,就试裙边儿都没动一下。

可惜慈姑砸了个满地碎瓷,他小声道——我又没钱,我怕什么赔银子。

“死猪不怕开水烫!”张阿公想到自个儿借他的银子,气得眼睛都红了,好歹给高家两兄弟劝回了屋歇气儿。

夏姐儿和累得死狗似的李三郎坐旁边翘着腿儿吃瓜子,笑得脸都要烂了。

高家两兄弟从阿公房里走出来,捂着心口说:“张家人,可真有点儿不一样。”

七品官在他们家都能做老祖宗了,在张家还得挨揍罚站。

张知鱼卸了碗儿洗了澡,正躺在娘的大床上,深沉地叹道:“当官儿可真不容易。”

李氏笑:“做哪样事儿能容易?撑船的花娘容易?光头的衙役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