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江湖儿女(第5/6页)

“小二,取壶酒,最好的。”

“好嘞。

左凌泉撑着伞来到街对面的茶肆,与老者对坐:

“我倒是没看走眼,宋老这双拳头,恐怕打过不少江湖豪侠。”

宋驰双手骨节粗大,指头上老茧已经被磨得光亮,哪怕是随意拿着茶碗,也能瞧出一双老拳的斤两。

宋驰摆开两个茶碗,笑问道:

“左少侠莫非想拜师?”

左凌泉接过店小二丢来的酒壶,抬手倒酒,摇头道:

“宋老怕是教不了。”

宋驰扶着茶碗的动作一顿,抬眼看去。

哗哗哗——

自酒壶倒出的清亮酒液,定格在酒壶与酒碗之间,若非落入碗中发出响声,证明酒液在流动,很容易让人误认为酒液凝固在了半空。

这手稳得可怕。

宋驰微微点头,又摇头一笑:

“山外青山楼外楼,这世上确实有老夫教不了的人,不过你说这句话,有点太狂了。”

左凌泉没想到这老头这么狂,不信道:

“是吗?”

宋驰抬手接过酒坛,给左凌泉斟酒。

哗啦啦——

酒液同样凝固在半空,看不到丝毫晃动。

左凌泉目露意外——出门游历这么久,仙家高人见多了,江湖上能和他同台竞技的高手,倒真是头一次遇上。

江湖人和修行中人的区别,在于‘炼气法门’。

江湖人多半幼年没有师长指导,错过了修炼的最佳时间,之后凭感觉自己练,就算练出真气,境界也不会超过炼气六重。

在六重以下,修行中人和江湖人其实很难区分,但六重以上,彼此差距就无限扩大了。

换而言之,修行中人的起点,就是世俗武人的终点。

但世上总有几个身怀大毅力的武人,能再往前多走几步;就比如左凌泉,能在没有真气傍身的情况,把剑练到半步灵谷的吴清婉都看不清。而面前这个老者,和他相比,也就年纪太大了,世俗武学的造诣,恐怕不弱半分。

左凌泉接过酒碗,疑惑道:

“放在江湖上,宋老的身手已经登峰造极,怎么可能有人教不了?”

宋驰对于这句认可的话语,轻轻笑了下:

“老夫以前也这么想,不过遇上碧泉山庄的唐鸿后,才晓得武道无止境的意思。”

左凌泉端起酒碗和老者碰了下:

“那个唐鸿的武学造诣,比宋老还厉害?”

宋驰摇了摇头:“也不是厉害,就是拳重、快,比山重、比箭快,接不住、躲不开。”

左凌泉不大相信:“有多快?”

宋驰面带笑意,右手平端酒碗,不见如何动作,拳头已经递了出去,直击左凌泉面门。

左凌泉抬起左手,后发先至,截住了拳头。

嘭——

雨幕之下的茶摊,响起一声闷响。

宋驰的酒碗,依旧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不过持碗的手变成了左手,碗中的酒液连一丝波澜都没有,证明方才松手出拳,悬空的酒碗没有下落半分。

宋驰右拳被左凌泉抓住,都没看清左凌泉如何出的手,眼中露出惊异之色:

“唐鸿和你差不多快,具体谁快,老夫看不清。”

左凌泉松开老者的右拳,心里生出几分疑惑——他眼光不会看岔,老者方才这一拳,已经把俗世武学走到了顶点;单论速度,比没有真气傍身的他差不了多少。

这已经是凡夫俗子肉体的极限,左凌泉练到这一步后,明显感觉到了瓶颈,无论多刻苦,都很难再提升速度;这个瓶颈,直到他跻身半步灵谷有真气支撑后,才突破。

左凌泉已经灵谷二重,老者说唐鸿和他差不多快,他不相信有人能在没有真气支撑的情况,速度快到这一步;哪怕是有真气支撑,境界太低也不可能。

要知道左凌泉半步灵谷的时候,速度就和灵谷五重的许元魁相差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