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第2/3页)

热闹的人声越来越近,周氏捋了捋头发,抻了抻衣服,却还是不敢开门。

沈翠便站起身,到了她身后,轻轻地拍了拍她的后背。

春衫单薄,察觉到后背的那一点暖意,周氏深呼吸了一下,打开了大门。

穆云川也正好到了家门口,周氏见到他唇边噙着的那和过去一般无二的温柔笑意,一颗悬着的心这才落到了实处。

穆云川看过她一眼,同时也见到了站在她身后的沈翠,便躬身作揖道:“不孝子请母亲的安,数月来为了科考而没在母亲身边服侍,是儿的不是。”

沈翠是真没想到穆云川身负功名后还能对自己做到这般地步,短暂地惊讶后,她拿起帕子擦了擦眼角并不存在的眼泪,而后笑着快步上前把他拉了起来。

“回来就好!你看你都瘦了,在外头辛苦了!”

“不敢言辛苦,取得一点小小成绩,算是没辜负母亲的教诲。”

村民们跟了过来,沾沾喜气只是一遭,其实也有不少人是来看热闹的——看发达后的穆云川会如何对待苛待了他十来年的继母。

两人“母慈子孝”的画面落入村民眼中,自然也惹起了不少议论。

“从前这沈翠花不是苛待这穆大郎吗?怎么两人看着关系还挺好?”

“肯定是穆大郎大人有大量,不跟她一般见识呗!”

“那也不至于这般吧?我从前没怎么来过穆家,前两天倒是来坐了会儿,沈翠花不像是会做出那种极品事儿的人,难不成从前都是误传?”

“啥误传不误传,沈翠花从小就不是省油的灯,村里老人都知道的!”

就在村民们的议论声中,沈翠这边收到了书院日常的任务提示,还是让她为书院上下烹制一顿饭。

也正好,她就不用被众人当成动物园的猴子被人围观了,于是她挎起菜篮子,说出门去买菜,做顿饭好好犒劳穆云川,将应酬的事儿交给穆云川和周氏来做。

反正越是人多,穆云川就越会顾忌到名声,越不敢生事儿。

从家里出来后,沈翠干脆真的进了趟城,割一斤肉,顺带让摊主半卖半送了几块大棒骨。

周氏做啥都好,就是实在太过精打细算,家里现在比从前富裕不少,但她愣是一个大肉菜不做,至多每顿弄一些肉丝、肉末的。

沈翠也不好说她,毕竟她确实是在为整个家打算,却是真的有点馋肉。

后头沈翠再在商城里购买了烙菜饼需要的食材,提着满满当当的一篮子菜回了家。

彼时穆家的人居然不减反多,其他没见到穆云川归家的村民,都得了消息往这儿赶。

然后众人便把他围在中间,询问他科举是怎么考的,府城是什么模样的?

穆云川唇边的笑容自始至终都没有变过,温声和气,极其耐心的解答众人的问题。

周氏插不上话,见到沈翠回来,便跟着她进了灶房。

烘菜饼这种东西,沈翠一回生二回熟,自己就先开始和面揉面了。

周氏就负责料理肉菜。

这次不用沈翠再特地说,她很自觉地没把肉切成肉末或者肉丝儿。

也就半个时辰,沈翠的菜饼烘制好了,周氏也炒出了一盘时蔬,炖好了一锅肉,只剩下一锅骨头汤,在灶上呼呼冒着热气儿。

看着村民们还没有走的意思,沈翠就想着留他们吃饭了,总不好把贺喜的客人往外头赶。

但村民们却有自觉,他们空手上门的,又没带什么礼来,不好白吃人家的饭,就自觉地告辞。

走在最后头的的是一个年事已高,已有些糊涂的老阿婆。

她连旁人来干啥都不知道,稀里糊涂跟着众人一道过来的,看到旁人要走,她就也跟着走。

穆云川见她腿脚不利索,走得慢,便伸手去搀扶她。

阿婆乐呵呵地夸赞他是“好孩子”,临出门前还摸出一块饴糖,说是自己藏了好久都不舍得吃的,给他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