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梦想(第4/6页)

只见他眼巴巴望着前方又叫又笑的圆姐儿,望着那耀武扬威摇头甩尾的白马,以及马上气定神闲的父亲……眼里渴望就异常明显。

江春想,每一个男孩子,每一个少年,都有一个“纵马长歌,醉卧山河”的梦想罢?就像小小的圆姐儿,已经晓得要穿漂亮衣裳,戴漂亮首饰了。年幼的无忧无虑的圆姐儿尚且如此,早就懂事却又活得小心翼翼的淳哥儿,又哪里没有梦呢?

是啊,他一直过得小心翼翼。

因为知道父亲不喜他,他只有好好读书来讨好他;因为知道自己不是母亲亲生的,他只有对妹妹好,孝顺母亲,才能换来母亲的关怀……甚至,因为知道自己生母不讨窦家人喜欢,他都不敢提自己生母一句,连段家都不敢去。

江春突然就眼前一亮。

是啊,既然他在这里活得这般小心翼翼不容易,为何不放他自由呢?虽然将他逐出家门的事,窦元芳做不到,但放在眼皮子底下,这“父子”关系又尴尬……

想通了这一关节,待元芳再打马回来时,江春就道:“圆姐儿下来陪阿娘玩会儿,大白马让哥哥也骑会儿,可好?”

小丫头自然答应。

只是,那头马上父子俩,却……怎一个尴尬了得。

前头儿子不敢往后靠在父亲身上,只尽量的将身子往前倾斜,就差扑到马脖子上去了。后头“父亲”也是第一次带他骑马,总缺了份亲密,不肯将身子往前倾,只笔挺挺的僵硬着身子……于是,二人之间就留出一片诡异的空白来。

真是段尴尬的距离。

江春就叹了口气:为了保护他,不告诉他真相,但要找回先前那种父子亲密,元芳却又做不到……这对淳哥儿又何尝不是种伤害?

于是,接下来的行程,除了圆姐儿是真正在玩的,剩下三个都在讨论淳哥儿出门之事。

元芳是糙汉,又是大男子,本就赞成淳哥儿出去闯闯。淳哥儿自骑了这场不甚痛快的马后,愈发想要自己出去走天涯了。于是,江春很轻易的提出“约法三章”。

一,淳哥儿可以去,但不是现在,得等到明年十二岁生辰过后才行。

二,这一年不到的时间里,淳哥儿得学会骑马,学会一套简单的拳脚功夫,能简单应付外头风雨兼程的路途。

三,也是最重要的,他每年能出去三个月,到时间了就得回家来,身边时刻得有窦家人跟着,得与家里操持通信。

父子两个都很轻易的就应下了,这本也不算为难。

于是,待回了家去,圆姐儿就发现哥哥的“不正常”了——“哥哥今日又去庄子上骑马了!”“哥哥今日吃了好几碗米饭!”“哥哥长得好高!”

“哥哥都不读书了,圆姐儿也不读!”江春见她拿淳哥儿做挡箭牌,来逃避自己给她布置的作业,简直哭笑不得。

“你哥哥都读了好多年了,该读的都读过了,书读到一定程度就能出门游学了。”

“那我以后也能去游学麽?等我书读得多了。”

江春自是应下,女孩子更需要长见识。

只是,她也没想到,自己这一应,就真让圆姐儿记住了,日后的十几年,闺女一年里头有三个月不知去向,愁得她心力交瘁……然而,自己答应出去的话,不能再言而无信,哭着也要做到啊!

另一头,淳哥儿还未出门呢,他的“爱豆”高力就要迎来人生大事了。

十七岁的力哥儿要成亲了,娶的是当年陪他一起去辽北的师妹,一个姓武的姑娘。生得长手长脚,肤色匀称,骨肉均匀,健康极了,性格也和善讨喜,见过的没有不说她好。

那武姑娘见江春第一眼就将她认出来,笑着道:“小姐姐还记得我不?”

见江春满脸懵神,她就笑着解释:“那年在苏家塘私塾里,我就是那个早早去了排在第一位的,我记得你嘞,那可是要上县学的小娘子!”说着就笑得得意极了,一点儿也不扭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