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时代(第3/3页)

“熟药惠民金江局”,在中医科班出身的江春看来,“熟药惠民”四字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因为历史上只有宋代有此名称。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推行了一系列变法改革,但因阶级矛盾尖锐,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的难以逆转性,以及内部守旧派的反对,外部与西夏和辽国的民族矛盾不可调和性,多重因素叠加致使其变法失败。

变法中,荆公爱子王雯英年早逝,且变法失败后,荆公身体每况愈下,为方便自家,遂在开封创办了一家“太医局熟药所”,专司药材收购、辨验、加工、制剂成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官方成药店。

随着熟药所的成立,给北宋政府带来了可观的财政收入,于是上~位者纷纷鼓励广建熟药所,由最开始的开封一家,发展到开封东、南、西、北共四家,其后各州府亦纷纷效仿,成药制剂的发展在宋代达到了高峰。

但凡事物“盛极必衰”,随着熟药所规模的扩大,数目的增多,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以假乱真鱼目混珠之事时有发生,外加地方个人成药店的兴起,与之争利,官立熟药所愈加不景气,至宋朝后期,又纷纷歇业倒闭。

观这小小的一个金江县,居然能有官办熟药所,但历史上即使在其最兴盛的时候也未发展到州府以下,可见这个时代并非真正的宋代。外加馆子里男女同食的场景,提醒了江春,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程朱理学盛行的宋代,而应该是宋代的架空时代,至于从何时因何事被架空,就暂时不得而知了。

知道了自己所处时代的江春,说不激动是假的。

因为历史上的宋代,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三大发明与应用,将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向了高峰。

此时期的医学在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扰散佚后,逐渐恢复生机,迎来了一个医学发展的小高~潮——官立成药所惠民和剂局(包括熟药所、卖药所),官修校正医书局,翰林医官局,太医局等机构纷纷成立,并有了成熟稳健的运营。

在社会风气上,文人大多亦儒亦医,大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势,发行并流传下许多医学典籍。尤其是由太平惠民和剂局组织编写,并由校正医书局出版发行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不止是历代中医必读书目,期间所载多首方剂均为临床常用有效方,且是全世界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编撰的成药标准……这样成熟而令人骄傲的中医环境,无疑是让江春沸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