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3/3页)

等苏轼他们考完解试,赵旸就迫不及待地看望他们,问他们考得怎么样。

沈括他们觉得自己考得还不错,应该能通过解试。

通过解试,对苏辙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如果他们通不过,那他们这几年在太学就白读书了。

接下来就是考省试。

省试在端阳节过后考。

如今离省试还有两个多月,足够让学子们准备了。

解试考完半个月后会公布成绩。

说到今年的科举考试,之前赵旸提出建议,减少录取人数。同时,荫补制度下赐进士的人数也要减少。

冗官一直以来都是大宋的顽固“疾病”之一。前几年,范仲淹他们推行新政,其中的一个政策就是减少冗官的情况,但是他们只能在录取人数上减少。其实,这对正儿八经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来说不公平。

荫补制度才是冗官最大的祸根,而不是科举考试的录取人数。当然,以往科举考试的录取人数也不少,但是跟荫补制度下的人数相比,就少了很多。

宋仁宗也知道冗官最大的原因,所以前几年才会同意推行新政。不过,新政因为触犯到权贵的利益,被逼的不得不停止。

这次赵旸提出减少赐进士出身,肯定会遭到大臣们和权贵们的反对,但是宋仁宗这次却非常强硬地推行这个政策,并且下旨,以后只能三品以上的官员有荫补,还有他们每个人只能推荐一个人。

一下子取消荫补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徐徐图之。

宋仁宗为赵旸辟出一条血路,等到赵旸登基的时候,他就能彻底取消荫补制度。

限制荫补制度,这对平民百姓家的学子们是好事。这也是寒门子弟入仕途的好机会。

赵旸觉得朝廷需要寒门子弟,等他上台后,要扶持寒门子弟,让他们去权贵大臣们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