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第2/5页)

这是个清隽的男子,温文儒雅,虽说是个商人却满腹经纶,他的能言善道让女主董思思的一颗芳心暗许。

李元应在后来也意识到了董思思的情意,他不假思索地婉拒了董思思,告诉她自己早已成亲,只是妻子在成亲前就离世了,而自己为了报答岳父岳母的恩情,心甘情愿的留了下来,替妻子舒窈孝敬二老。

董思思被他的重情重义再次拢住了芳心,放出豪言非他不嫁。

被架在火上烤的舒家二老只能顺了他们的意,亲眼看着他们在舒家成了亲。

从那以后,李元应就仗着董思思的势力开始光明正大的霸占了舒家的家产,但董思思并不知晓这一切。

直到董思思在一次意外中发现当年舒窈的死因不是山匪,而是死在了李元应的手中。

她对枕边人产生了恐惧,觉得他极为可怕,便想要跟他和离。

可是李元应对她磕头认错一边哭一边诉说着舒窈对他的不公和轻视,当初他做了这件糊涂事后也很是懊悔,为此他才会这般对舒家二老上心,只为求个心中安稳。

董思思见状心疼不已,就打消了和离的念头,知道舒窈对李元应的态度,她便故意打压舒家二老,他们没能活得了太久,相继离世。

后来李元应有钱又有势,所以这腰板也变直了,他身边出现了无数红颜知己,渐渐地开始对董思思不耐烦生厌。

当他突如其来得了一场重病后,红颜知己全部抛弃了他,只有董思思任劳任怨的在伺候着他。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有多么的亏欠妻子,心想着等以后一定要好好补偿董思思。

但是董思思可不会轻易放过他,直到李元应死的那天,他才知道害死自己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他一直亏欠的妻子。

董思思笑着说,这都是跟他学会的招式。

从那以后,董思思就挥霍着李元应生前的家产,用钱打通关系,没过多久,董思思就跟着她的父亲回到了京城,因为嫁妆丰厚,父亲又是武将,她很快就又嫁给了一个男人,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阿曼每次一想到这个结局,就恶心地吃不下饭。这本小说靠着如此招人嫌弃的男女主爆红了,有人说女主是个恋爱脑,是个敢爱敢恨的性子,她能获得幸福实属正常。

她的评价褒贬不一,但男主则是骂声不断,觉得他这种人就不配当主角。

而且整本小说里最无辜的就是被男主吸血的舒家人,遇上这种赘婿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

读者很心疼舒窈,即便作者在书中没有对她着墨过多,但还是受到了很多读者的关注。

所以,阿曼便来到了这个世界。

王嬷嬷轻哼着小曲儿,是金陵本地哄孩子的歌谣,阿曼听着王嬷嬷温柔的歌声,坐着摇摇晃晃的马车,她眼眶里的泪水打转着,今天就要离开金陵,不知何时才能归。她闭上了双眼,让眼泪无声地掉落着。

文家根本没有叛国通敌,只是挡住了别人的路。

爹娘祖父祖母,阿曼会好好听你们的话,会坚强的活下去的。

金陵距离漠北很远,需要先走水路抵达庐州以后,再乘坐马车。以马车的脚程,估摸着三天就可以到漠北了。

这一路上都有舒家的人照顾着,所以阿曼才会果断的遣散了文家的仆人,跟着他们离开金陵。

阿曼对舒夫人不算陌生,但是她对舒窈没有任何的记忆,毕竟两个人从来都没有见过面。所以阿曼的心里头多多少少有些没有底气,这一晚,她辗转难眠。

她侧身躺着,呆呆地望着那桌上的灯盏,乌黑的长发散落在她的身后,这般模样的阿曼更显的稚嫩柔软,她呢喃道:“嬷嬷,舒窈姐姐会不会讨厌我呢。”

王嬷嬷坐在她的床边,宠溺地望着阿曼,道:“姑娘这般乖巧可人,怎么会惹人讨厌呢?舒姑娘到时候见了你,喜欢你还来不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