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帝后(三)(第2/3页)

一名头戴飘飘巾身穿直裰的中年男子正在摊子前斟酌筛选,脸露愁容显然是对挑选犯了难。

只出价格售卖而全然不懂这些的商贩一开始还细心推荐,但见客人衣着老旧又如此拿捏不定便也没了耐心,转而招呼其他女客人了。

“哟,这位夫人,看您的面相就是大富大贵之人。”商贩眯着眼睛,看二人装扮富贵,便将最贵的胭脂水粉都拿了上来,“这些可都是上等货。”

赵希言随在沈氏身旁,看着她细心挑选,似起了兴趣,不解道:“这外面的东西再好,可强于府内所出?”

赵希言的府内便是宫内,专供皇家的六局二十四司。

沈氏回道:“天下之大,技艺这种东西,其精湛哪会只集于一处呢,各有千秋罢。”

沈氏很快就注意到了旁边的中年男子,衣服有些旧但十分得体,像个读书人,“先生是要挑给妻女之用的?”

男子听到后,连忙作揖,“是给拙荆的,小女尚未出阁。”

沈氏看男子年岁,便猜到其妻与自己差不多大,遂在摊贩一众胭脂水粉中试了些许,指着其中一个颜色道:“丽而不俗,价格又适中,令夫人见了,会喜欢的。”

男子连忙作揖答谢,“多谢夫人。”随后直起腰身,“敢问夫人尊姓,听口音不像是扬州人。”

沈氏摇头,“我们是从京师来的,到扬州游玩。”

听罢,男子环顾了一下扬州城,“扬州可是一块风水宝地。”

语气里似有可惜之意,“在下秋末之时也要离开扬州至京师赶考了。”

赵希言便与沈氏对视了一眼,沈氏随后福身,“那便预祝先生,金榜题名。”

“承君吉言。”

男子谢后带着新买的胭脂与礼物回到了扬州城外的家中。

此时庭院里已经扎起了一个简陋的彩楼,供奉上了磨喝乐,笔砚与针线。

妻子见丈夫回来,将后厨热着的菜肴一一端上桌。

“忙了一天,夫人辛苦。”男子随后将一个打磨的精致的小盒子拿出。

妇人不解,看着像是妆匣,接过打开一瞧,楞看着一向只会看诗书的木纳丈夫,“夫君何时也会挑选这种东西了?”

男子坦诚道:“我在摊贩前左右不定,是一位姑娘,哦不,是位与丈夫出门游玩的夫人帮我挑选的。”

妇人嘴里念叨着,“这胭脂多贵呀,你可舍得拿出买书的钱了……”但心里却是很开心的将其收了起来,“吃饭了。”

“今日不是七夕么……”男子又将果脯与一件精致的饰品给了女儿,“瞧瞧爹爹给你带什么了。”

随后一把抱起女儿,用有胡子的下颚蹭了蹭,“爹爹的小福星。”

妇人一边忙碌一边道:“这回啊,你可得感谢万岁,否则今年又要多考一次秋闱。”

“要不……我留在扬州任职吧。”男子忽然犹豫道。

“你千辛万苦才考中了举人,难道就这样算了吗?”妇人停下手奚落道,“不就是落了一次皇榜,只能说明万岁这一朝有才的人太多了,但夫君你不能因此就气馁。”

男子叹了一口气,妇人随后走近,“夫君放心去考吧,妾不觉得苦。”

连年读书赶考拖累的家中,又秉持读书人的气节不肯贱卖字画,直到去年中了举人取得功名免了赋税,这才有了好转,而今迁都到顺天,距扬州遥远,光路费便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他抱着女儿咬了咬要,“再给爹爹一年,必让女儿骑上状元的大马。”

“爹爹,我还要坐轿子。”说罢,女郎拿出自己制作的乞巧节精巧物件送给父亲,“爹爹给。”

男子抱着女儿,夸赞道:“我家姑娘的手真是巧儿,和她娘一样聪明伶俐。”

扬州城内,沈氏拉着赵希言找到了昔日落座的那家酒楼,附近街道的商铺有所变动,但这座酒楼依然伫立在此,且招牌变得更加醒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