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仁义之君(第3/4页)

晋阳公主压着七跟琴弦,许润安便又道:“这么多年过去了,公主还是把殿下当做小孩子。”

“你是谁的人?”晋阳公主回头问道,“什么时候变得喜欢替她说话了。”

“小人知罪……”许润安便叉手认错,随后直起腰杆,“殿下经历了这么多事情,有些东西,在他心里面比谁都明白,之所以敢如此做,必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毕竟,谁都不喜欢做没有把握之事。”

晋阳公主不语,许润安又道:“燕王殿下的种种举措,看似无心,实则有意为之,能与陛下手中绝对军事抗衡的,只有人心,争心不显,实则已经大势所趋,无论仪柔殿那位诞下的是皇子还是公主,这不是公主也期望的吗。”

无论何时都不能以身涉险,这是晋阳公主心中想说的话。

“说起仪柔殿那位,好事将近了吧?”晋阳公主问道。

“太医院给的消息是下月。”许润安回道。

“伴伴觉得,会是公主,还是皇子呢?”晋阳公主再次问道。

许润安眯着眼睛,“殿下得人心已是事实,朝臣们都觉得燕王仁慈,故是继承大统的最好人选,现在除了陛下,没有人希望贤嫔诞下皇子。”

“得到仁宗这一庙号的君主少之又少,帝王掌握生杀大权,作为臣子,将脑袋挂于腰间替君王办事,谁又不喜欢仁君呢。”晋阳公主摸着琴弦道。

“公主!”

一阵脚步声从旁侧传来,一个穿着短褐的小厮跑上前,拱手小声道:“内廷消息,贤嫔早产了。”

晋阳公主抬头看了一眼许润安,许润安便从小厮手里接过一张折叠成方块的纸。

晋阳公主将其打开,撇嘴笑了笑,“恐怕要让朝臣们失望了。”

——仪柔殿——

宫人内侍频繁在仪柔殿与六局之间来往,仪柔殿外还守着一堆太医院的太医,指导着嬷嬷们接生。

皇帝从前朝回到内廷,但没有去仪柔殿,只是回了自己的乾清宫,坐在大殿内静静等候着消息。

在群臣跟前表现的急切与担忧在到达内廷之后全部消散,皇帝侧坐在坐塌上不紧不慢的擦拭着曾跟随自己上过战场的宝剑。

尽管仪柔殿的声音十分吵闹,但也传不到相距遥远的乾清宫内。

因为皇帝在乾清宫,王彦便也只得陪同在乾清宫无法离开。

仪柔殿的情况并不好,内侍每隔一个时辰便会到乾清宫汇报,随着仪柔殿有孩啼传出,王彦匆匆走进殿内,却发现皇帝正坐在榻上擦拭着宝剑,不由的吓了一跳,“爷?”

“爷,仪柔殿大喜,您不过去瞧瞧吗?”王彦小心翼翼的奏道。

皇帝撇了一眼王彦,随后拿起剑问道王彦:“王彦。”

“小人在。”王彦上前叉手。

“你跟随朕也有不少年了吧?”皇帝问道。

“已快有三十年了……”王彦心中一阵猜疑,恭敬的回道,“小人十二岁时,父母亡于战场,成为弃儿,幸遇陛下。”

皇帝点头,将剑压在双手掌心下,坐在榻上背弓着腰,抬头看着眼前这个唇红齿白让人分辨不出年纪的太监,“这么多年过去,朕老了,你却一点儿也没有变。”

仪柔殿那边才从鬼门关出来,而皇帝却还有闲情与自己说着陈年往事,看着面无表情,手中持剑的皇帝,王彦头一次感到害怕,“陛下为国事操劳,日日忧心。”

随后跪伏在皇帝跟前,“上天有好生之德,必会佑我主上,万寿无疆。”

皇帝将剑静置于桌上,随后起身大笑,“朕就说,你自小就跟在朕身侧,岂会生有二心呢。”

王彦跪在地上冷汗直冒,“陛下对小人,恩同再造,小人岂能做背信弃义之事。”

皇帝随后蹲下,拍了拍王彦的肩膀,“仪柔殿的人是你帮朕找到的,那么小皇子的安危,也依旧由你来负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