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皇后殿下(第2/3页)

“殿下与陛下是亲父子,自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天下乱时,需武功盖世者,而天下定时,便要收起兵刃,施行仁政……”晋阳公主道,“殿下应有听过,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吧。”

“于盛世起兵刃者,为之暴虐,如诸子百家学说,乱世法家强国,然若盛世继续沿用便会亡国,政策要与时势相结合,方可顺利施行。”晋阳公主又道,“君主要善于变通。”

赵希言认真听完后,笑眯眯的朝车内道:“难怪先前会有人说先帝诸子嗣当中,唯晋阳公主最为聪慧,若为男儿身,必是储君最佳人选,姐姐对于人主道,可谓通透至极,便是辅政,也是屈才了。”

晋阳公主静看着窗外不语,跟着队伍一路抵达了燕王府,一座仅次于皇宫的大规模亲王宫便屹立在北平府内,王宫附近有卫兵巡逻,城楼上也有戍卫。

一名老太监领着大小留守的官吏走出裕门,至王宫正南门前的九龙壁下跪迎,“臣等叩见燕王殿下。”

赵希言从马背上跳下,随后又将晋阳公主扶下马车,晋阳公主下车时,瞧见她的肩上积着落雪,遂抬手轻轻与她拂去。

一众迎接的太监与属官见之皆楞了神,便私底下议论道:“难道殿下封王之后一并册了妃子?”

“没有听说殿下娶亲啊,皇子纳妃这样重大的喜事,必是要昭告天下的。”

“那车上下来的这位娘子……”

“与殿下如此亲昵,八成是未来的燕王妃了。”

老太监训斥底下人的猜忌,躬身上前道:“殿下,皇后殿下身体抱恙,不能亲自前来,故派小人相迎,殿下已在内廷长春宫等候殿下。”

“好。”赵希言点头应道。

老太监随后看向晋阳公主,只见赵希言转身拉着晋阳公主径直登上玉梯进了王府,也没告诉底下人身侧这个女子到底是什么人,这一番番举动,留下了无数猜测。

赵希言拉着晋阳公主进入燕王府,在京的王府,晋阳公主是去过的,与这些藩王在地方的秦王宫有所不同,规模比自己的公主府还要小一些。

而在外的藩王王宫,规模仅次于天子居所的皇宫,每道宫门与宫殿前白玉阶,级数也要较皇宫少一些,白雪覆盖上青色的琉璃瓦,裕门过后是端礼门,进端礼门后还有一道承运门,宫门间距极长,且有重兵把守,想要攻破也非易事。

燕王作为功勋最大的藩王,其府邸也修建的极为气派,晋阳公主见之,开口道:“陛下曾经还真是,丝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怪不得每次朝廷使臣访燕,回来都是一阵胆怯,燕王府谓之小朝廷也不为过。”

走到承运殿时,赵希言忽然顿住,因为晋阳公主的话,又勾起了她的回忆,“是啊,仔细想来,父亲确实是从来都不掩饰,只有陈长史,因为是祖父委派的老臣,所以常告诫我祸从口出,第一次入京时,父亲便问过我,喜不喜欢京城。”

晋阳公主听后,问道:“殿下是怎么回的呢?”

“我说……”赵希言看着殿内那张冷冰冰的宝座,“父亲喜欢,我便喜欢。”

“童真而不乏聪慧。”晋阳公主道。

赵希言轻呼了一口气,没有人知道,她一直崇敬自己的父亲,也憧憬着自己将来会像父亲一样,于是便追随着父亲的脚步,助其完成野心,一直到今天。

“世人都觉得皇位,本该是父亲的……”赵希言道,“但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是自己本该得到却又没得到的,得于舍总是相伴而生,为得不到而寻找借口,幽怨而不争取,也是一种软弱的表现。”

随后赵希言拉着晋阳公主进入崇信门穿过存心殿抵达内廷,刚至长春宫庭院,便听见大殿内有咳嗽声传出。

妇人的每一声咳嗽都牵动着赵希言的心,这比她走之前,又厉害了不少,她知道母亲的病情又加重了,于是三步并做两步拉着晋阳公主疾走入了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