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善心(第3/4页)

这些不愿出粮的商人还不知,赵希言并非孤身入城,此刻正有一支燕王府的护卫队守在楼下。

商人起身,走上前道:“王氏米行存粮十万石,愿出九万,因是冬日,剩余一万还要生计与周转。”旋即将怀里一份契据拿出,“三十六家米铺合计储粮,还请世子,过目。”

------------------------------------

成德十五年冬,燕王世子布告天下,凡因战乱而受难的灾民可前往燕国,又在燕国都城附近设置收容所,征召天下医者,增设药所,派往各地为伤者诊治,消息一出,各地流民纷纷涌入北方,这一举动,使得燕王世子名声大振,挑起战争的燕王成了流民痛恨之人,人们不再仰望,而是恨及,民心渐渐偏移到这位广施善心的年轻世子。

纵然抵御外敌,有累世的威名,民心所向,然,一旦混乱殃及百姓已身,万般功劳也不能相抵,人心如此,祸至己身时,便没有人再记得从前,燕王野心暴露之时,百姓深受其苦,曾经的战神在他们眼里变成了恶魔,燕王世子的举动,极大的缓解了父亲的过失,当受战乱迫害的灾民在饥寒交迫之时喝到了一口热粥时,便会对施粥之人感恩戴德,这一政令与措施正是出自于北平府,不是挑起战争的燕王,而是坐镇北平府的燕王世子。

——京城——

几乎同时,京城也下达布告,开仓放粮,设置粥棚,又遣太医院的诸医连同进修学习的医生悉数派往民间。

“战乱导致大量伤残,又成群扎堆在一起,极容易引起瘟疫,施粥这等小事就交由小人来做,公主不必亲自出来的。”许润安跟随着晋阳公主,将公主府内钱财散尽换做粮食,在京城街道上另设粥棚施粥。

晋阳公主仅带着许润安一人,在充满难民的街道上巡视,“行行好,给点吃的吧。”

一直处于京城内,从未离开过应天府的晋阳公主,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且是在大明最繁华的京城内,流民便地,有的粥棚甚至发生动乱,造成流民哄抢,朝廷不得已派出士卒镇压维持秩序。

“城南征战多,城北无饥鸦。白骨马蹄下,谁言皆有家。城前水声苦,倏忽流万古。莫争城外地,城里有闲土。”晋阳公主随后长叹了一声,将许润安身上背来的胡饼拿出,一一分给了眼前躺在地上的无助灾民。

饼的香味吸引了一大批饥饿的人群,很快二人就被团团围住,“给我一点吃的吧。”

”许润安尽可能的护住晋阳公主,几个饥饿瘦弱的小孩挤进人群,拽住晋阳公主手里的胡饼。

“公主,快将饼扔出去,先离开这儿。”

晋阳公主将胡饼给了小孩,向众人道:“不必哄抢,不远处便有粥棚。”

许润安便将囊中的饼连同自己的午饭全部抛出,将晋阳公主从人群里拉了出来,“公主,这儿太危险了。”

好心施舍,却被抢了个空的晋阳公主并没有恼怒他们的无礼,“百姓苦于战争,这些孩子无端受罪,何其无辜。”

“天下兴或亡,受苦的都只有百姓。”

“呜哇哇。”忽然一阵哭声传来,一个女童坐在地上哭泣,寒风懂得他瑟瑟发抖,因为饥寒让他啼哭不止。

晋阳公主顺着声音寻去,许润安瞧了四周,“周围没有人,这孩子的父母...”

他们不敢去猜想孩子为何独自在风中哭泣,晋阳公主旋即将身上披风脱下,又刻意撕破将其披在了孩子身上,“伴伴...”

许润安便从怀里拿出一块给晋阳公主所留的胡饼,“公主,这里离府极远,您还未用膳...”

“给我吧。”于是晋阳公主将胡饼给了啼哭不止的女孩,“这孩子可怜。”

---------------------------------

——北平府——

一批批粮食从晋地运往北平府,着重兵看守,赵希言亲率文武百官出城,向饥民分发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