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索要世子(第2/3页)

“用其子作为举兵的理由掩盖造反的事实,此人的野心已经盖过了血肉亲情,就算我们拿了燕王世子,也不可能逼迫燕王罢手的。”李知裕的话敲醒了众人,使得文武百官纷纷倒戈向他。

“未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会如何。”皇太子赵旭道,“否则鞑靼又为何会点名要燕王世子呢。”

“殿下!”李知裕再次喊道,“我们别无选择。”于是转身,朝鞑靼使者道:“使者请代为转告可汗,朝廷不会失信,但请鞑靼也勿要食言,若使燕王得到江山,以燕王的雄心与实力,想必鞑靼日后也必然不会好过。”

鞑靼使者笑眯眯回道:“我王自然知道,燕王与鞑靼为宿敌,若燕王得了江山,鞑靼日后必定没有好日子过,所以这不趁着燕王南下时发兵攻燕,又派我作为使者出使朝廷,两国合作,共同灭燕。”

“好。”李知裕回道,“今日我会让翰林院的人将盟约写好,使者签订之后便能够见到燕王世子。”

“大人果然爽快。”鞑靼使者笑道。

台上的皇太子赵旭,见李知裕不经商议便自己应下,于是怒道:“与鞑靼的盟约,本宫绝不答应,你们也休想带走燕王世子,李-->>

知裕,你擅作主张,还有将本宫放在眼里吗?”

李知裕转过身来,拱手道:“太子殿下年少,不能果决此等大事,事关朝廷存亡,殿下不能意气用事,毕竟满朝文武的性命都系在这里了。”

“放肆!”皇太子怒道,“你眼里还有本宫?”于是又朝朝臣说道,“李知裕犯糊涂,难道诸卿也要跟着犯糊涂吗?”

朝臣们纷纷低下脑袋,他们大部分人都是通过吏部尚书李知裕提拔上来的,为李氏党人,如今又到生死存亡之际,于是纷纷陷入沉默,闭不做声。

李知裕勾嘴笑了笑,旋即又道:“臣知道殿下的担忧,是怕胡人无信,且殿下是武宗之孙,与陛下一样极度排外,然朝廷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殿下不能放着臣等的身家性命不管。”

“呸!”看清李知裕嘴脸的皇太子不耻道:“身为汉人,却勾结戎狄,也不怕辱了先辈的英明。”

李知裕面对皇太子的骂喊表情依旧淡定,随后开口朝文武百官道:“当初扣留燕王世子,尔等可是都有参与,回复燕王的书信上与下达至燕国的诏书,可都有六部及翰林院的签署,若是燕王大军攻入应天,诸位与其族人还有活路吗?”

诸臣一听,心中越发坚定,于是纷纷持笏向台上叩拜道:“臣等附议吏部尚书之情,还请太子殿下三思。”

“请太子殿下三思!”

皇太子见众人跪拜,于是驱身一颤,连连后退颤指着李知裕,“你...”随后又看向李皇后,眼里充满了哀求,“皇后殿下,决不能让胡人带走燕王世子,燕王世子是燕王独子,其轻重,就连陛下都屡下诏书留其为质,若此时送走,将前功尽弃。”

原本心向皇太子的李皇后,再听到太子言语里充满了对皇帝的肯定后很是不悦,她想起来兄长李知裕告诫的话,太子姓赵,从未心向过李氏,将来羽翼渐丰,必然也会像皇帝一样为了权力甚至不惜囚禁生母皇太后。

李知裕见皇太子向李皇后求援,旋即跪倒带头道:“请皇后殿下三思。”

“请皇后殿下三思。”朝臣附和。

“太子,你是储君,肩负着一国之重任,不但要忧心国家,还要为身侧之人着想,文武百官是你的左膀右臂,他们关乎着国家的命脉,如今朝廷最大的威胁是燕王,若今日与鞑靼结仇,再曾敌手,那么大明,就真的要变成燕王的了。”李皇后振振有词道。

赵旭并不听劝,“鞑靼擅骑射,蜀中乃山地,地势险要,鞑靼岂能轻易攻下,鞑靼可汗这番话只是用来恐吓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