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隔墙有耳(第2/3页)

“大人还懂医术么?”孙氏问道。

张九昭轻摇头,“余自幼家贫,唯好读书,三千卷文,因而也涉猎医术。”

“从妾第一日瞧见大人,便只嗅到了书香与墨香。”孙氏道,“觉大人一定是个饱读诗书之人。”

“孙姑娘在烦忧令尊着手的案子。”张九昭抿了一口茶道,“王家有冤,令尊不忍,遂与诸司法官起争执,此案至今未下。”

孙氏沉默不语,张九昭又道:“王氏是勋贵之家,先祖位列功臣阁,配享太庙,越国公伴陛下数十载,陛下岂能不知其忠心,然这涉及国公与都督的大案,竟让未三法司会同各部尚书、通政使进行圆审而让锦衣卫涉足,便足可说明一切,上意不可违。”

“不过呢,”张九章停顿下,“若是将来复查此案,颠覆先前的判决,那么身为司法官的几位主审长官,便难逃干系。”

孙氏犹豫了一番,旋即起身福身道:“妾是女子,不通朝政,父亲为法司刑部之长官,今陷此案,还请大人解围。”

“情急在眼前,自然先解决眼前,至于如何做,凡事留一线即可。”张九昭回道,“三司会审若遇主审意见不统一者,皆以票举奏上而定,孙尚书只管坚持自己的公正,但不要太过执拗。”

听明白的孙氏,再次福身,“听得大人一番箴言,妾豁然开朗,妾代家父,谢过大人。”

咚!——

约过了一刻钟,改时的钟声从城东传来,婢女闻之便上前小声提醒道:“姑娘,咱们都已经出来足足一个时辰了。”

孙氏于是起身,“大人,妾家中还有琐事。”

“既然有事,孙姑娘就请先回吧,某还有风景要看,恕不远送。”张九昭起身拱手道。

“这桌上的茶点妾只动了茶,余下者,就留给大人吧。”孙氏道,旋即俯身,“妾身告退。”

张九昭轻轻点头,待人离席,又开口招手唤道:“孙姑娘。”

孙氏回头,望着张九昭不明所以,“大人?”

sp;“在下出门匆忙,忘了带银两出门,所以这...”张九昭盯着一桌的茶点颇为为难道。

回头的婢女便插嘴提醒了一句,“张大人未带银钱还敢来这间茶楼吃茶,这里随便一碗茶就要十几文的。”

“昭本是想着将玉佩押在店里,等赏完风景再将银钱取来的。”张九昭回道,旋即从腰间取出,“不然,押与姑娘手中也可。”

孙氏轻摇头,“这一桌子茶点都是妾点的,再者,大人为妾解惑,妾又岂会让大人付茶钱呢。”

“话是如此,但昭从不平白受惠,这玉是昭心爱之物,今日就交由姑娘手中吧。”说罢,张九昭便拿着环形缺口的佩玉走上前,将折扇打开,放于扇面上递之。

“蟠螭纹?”孙氏见之疑道。“如今少有人用珏做佩玉了。”

“昭这块玉偶然所得,是历经千年的古玉,而非市面上伪古玉珏,商贩所卖的伪古玉珏徒具古形而缺乏古意,比此玉差将太多。”张九昭回道。

“如此贵重,大人竟也舍得做抵,不知道的,还以为大人给的是定情信物。”孙氏接过笑道。

“只是暂做抵押。”张九昭连忙解释道,“日后昭是要赎回来的。”

“那妾就暂为代管了。”孙氏再次福身,随后便与婢女从房中离开。

张九昭折起扇面,脸上的笑意与温和也如这扇子一样被收回,旋即负手走至窗口,听着西边街道上忽然响起的嘈杂,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正前方的燕春阁。

而楼梯处,孙氏摸着手中有些微凉的玉佩,“倒是一块好玉。”

“姑娘,那张大人的眼睛真好看,就像世子的一样。”婢女跟在一旁道,“这世道真是奇怪,连男子的眼睛都比女子好看。”

“你觉得张大人的眼睛好看?”孙氏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