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吾一质子,何解公围(第3/3页)

入府时望着门口等候的老翁愣住,“王都督?”

“奴见过越国公。”杨书瑶福身道。

王振瞧着燕王世子,旋即打量了一眼身侧随同的年轻女子,二人动作亲密,差点让王振打消了念头,可又想到日后的艰难处境,还是站住了脚跟,拱手道:“世子。”

赵希言拉着杨书瑶从王振身侧略过,迈进府中道:“越国公好雅兴,瞧着这身装扮,究竟是什么风能将您给吹来?”

看门的人这才意识到眼前这个老头便是大名鼎鼎的越国公王振。

“下官恳请世子解围。”王振看着赵希言的背影连忙喊道。

赵希言止步,回头望着门槛外焦急万分的王振,“吾一质子,何解公围?”

“您是燕王的世子,您若出面,圣上岂会不答应。”王振道。

“明章。”

内侍上前道:“小人在。”

“酷暑难耐,请越国公入府喝杯消暑的茶吧。”赵希言迈步道。

“是。”

而后赵希言便带着杨书瑶先行回了内宅更换已经汗湿的衣物。

赵希言站在镜子前仔细的端详着自己,“这双眼睛,只有流有云中张氏血脉之人才有吗?”

“世子又在想今日在鸡鸣寺中齐王妃所说的话了?”杨书瑶从旁道。

“当年诛杀外戚张氏一族,是其因权重,但太子是陛下至亲骨肉,为何也…”赵希言皱起眉头。

“燕王殿下与王妃真的不曾告知世子?”杨书瑶问道。

赵希言摇头,“母亲不曾提,我便也不敢问,父亲倒是说过,但并不详细。”

“世子既然想知道,为何不去问晋阳公主呢,”杨书瑶道,“公主自幼生长在紫禁城中,皇帝特许,馆阁出入自由,以公主的心思之深,岂会放过那些尘封的密卷,况且公主的老师还是前翰林学士,负责编修国史,对于当年之事的真相,岂能不知。”

赵希言侧头,眼睛一定,“姑娘对京中局势,倒是知道的极清楚。”

杨书瑶对视着,不慌不忙道:“世子忘了么,奴的出身,燕春阁聚集王公贵族,什么样的消息没有呢。”

赵希言侧着脑袋,眯眼微微一笑,“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