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未敢忘忧国(第2/3页)

齐王妃忽然抬手掩笑,“世间险恶,莫过于人心,而这官场之上便聚集了看不见的人心,不知大人是否能一直守住这,文人风骨。”

随着旁侧殿廷响起钟声,齐王妃往楼底瞧了一眼,“时辰不早了,殿下。”

“哎,”一直静静倾听的齐王走上前应道,“娘子,走吧。”离开时还不忘扭头朝张九昭回了个笑脸。

张九昭作揖,目送二人离去,直到走下城梯方才直起腰身,又朝午门方向望了一眼,恰巧见到了与晋阳公主一同入宫的燕王世子。

齐王扶着齐王妃走下城楼,“娘子今日与先生怎说了这么多话,像打哑谜一样。”

“此人城府极深,可用但不可全信,而且要保证不会为他人所用,若是不能,当除之后快。”齐王妃提醒道。

“可他是爹爹的人。”齐王颇为有些为难,“陛下选他做了庶吉士,又让他伴驾,我若动手,恐怕…会惹陛下会不高兴。”

“他这样的人若不能为己所用,祸害可不止是陛下不高兴这样简单。”齐王妃道,“妾知道殿下害怕失宠于陛下,但京城之人,亲王也不只是殿下你一人,陛下独坐紫禁城,虽有锦衣卫,可也并不能一手遮天,例如上次燕王世子遭到刺杀,宗室子弟最有可疑,陛下要疑心,便是连你兄弟几人一起。”

齐王听后登时顿悟,“娘子说的在理。”

-----------------------------

——后苑——

朝臣带着家眷陆陆续续进入后苑的围场,东西两侧设有几排座位,第一排的桌案上皆写有某官名字与职位,按官阶大小来定座次,后面几排则为官员家眷座次。

大九卿坐在皇帝左手边靠近宗室一侧,以吏部为首,众卿携带内眷早早入场等待圣驾。

坐满之后,整个后苑都充满了嘈杂的人声,官员之间相互问好,内眷之间道着京中的所见所闻。

“孙尚书。”几个同僚见孙万诚入座,便结伴过来打招呼,“想必这就是孙尚书的令爱吧?”瞧着后排席座上的年轻女子,有官员开口问道。

孙万诚点头,“是小女。”

“几年不见,丫头竟长这么大了,出落的亭亭玉立,孙尚书好福气呀,儿女双全,令郎还高中榜眼,如今又选中了翰林院的庶吉士。”官员奉承道,“不知尚书可有钟意的女婿人选?犬子今年刚及冠…”

“论福气,孙某远不如诸位大人,亡妻故去多年,家中全赖小女一人操持,自知亏欠,便不敢随意对待小女婚事。”孙万诚打断道。

“孙尚书莫要如此说,尚书对先夫人一往情深,多年来一直不曾续弦,这对令郎与令爱来说已是极大的宽慰了吧。”被打断的官员又道,自知孙万诚此言是看不上,便识趣的不再提起。

齐王、卫王、汉王相继落座,只见众多官员之中有人道了一句,“晋阳公主来了。”

晋阳公主与燕王世子赵希言同时出现,端庄沉稳的走到座上与几位兄弟互礼。

众臣司空见惯,而诸内眷见之二人却开始了背后的议论。

晋阳公主双十年华还未挑选驸马,妇人们便揣测着将来的驸马人选会落到谁家,“刑部尚书家的长公子与公主年纪相当,又是今科的榜眼,才貌双全,应是最有可能的驸马人选。”

随后又有人瞧见御座底下候立的年轻青袍,“今年的探花郎也不错呀,应是进士里最好看的一位了吧,又有才华。”

“可惜探花郎出身不好。”有人叹息道。

“他不是被礼部侍郎看中了要选为女婿吗?”

妇人们凑坐在一起,讨论着内宅之事,“不过今年的探花郎确实一表人才,温文尔雅,怪不得李侍郎会看上,要知道在这之前,侍郎府拒绝的官宦都快有大半个京城那么多了。”

“论好看,不是燕王世子更好看吗?”内眷里,有年轻未出阁的小姑娘扫视着场上插嘴道,“而且世子更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