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贡士张九昭(第2/3页)

“晋阳?”

“是,锦衣卫的人瞧见世子自己独自一人骑马入府,没多久便很不高兴的走了出来,似是挨了批一般。”高士林回道,“锦衣卫还看到世子脸上多了一道巴掌大的红印。”

皇帝皱眉深思,“那孩子长那么大,怕是连燕王与燕王妃都不舍得打他一下吧,晋阳这孩子的脾性,平时看着温和,但冷起来…也不知是像谁。”

“十年前世子第一次入京与几位殿下不合,还是公主出的面,之后一段时间里,世子便缠上公主了,日日跟在后面。”高士林笑道,“那会儿子,宫里人人都觉得世子像是公主的亲弟弟,还有人误以为公主挑了一个年幼自己的驸马。”

“朝廷之大,却管控不了一个小小的燕王府,若世子非我宗室赵家子弟,瑾禾嫁过去做个牵制,何来这么多的隐忧呢,储君之忧,藩王之患,皆令人头疼,”皇帝又无奈的叹了一声,“可如果真是如此,岂会存在燕王府,何有今日之惧。”

“皇爷,内宫还有一事。”高士林又道。

皇帝看向太监,“嗯?”

“卫王殿下向皇后殿下求了礼部侍郎李文远之女,想纳其女为王妃。”高士林道。

-->>

; “卫王要娶李文远的女儿?”皇帝生疑,“李文远是太子的舅舅,皇后岂会将侄儿嫁与其他皇子,此事皇后怎么不与朕说?”

“皇后殿下去乾清宫寻过陛下,但是陛下都在秉烛批阅奏疏,皇后殿下不忍打扰,遂回了坤宁宫,这阵子皇爷…”高士林语塞。

皇帝政务繁忙便会在乾清宫歇息,得空时也只去了齐王生母周贵妃的住处柔仪殿。

“卫王的冠礼已经过去多年了吧?”皇帝忽然问道。

“卫王殿下的冠礼是在成德七年。”高士林回道。

皇帝这才记起,“成德七年,他已二十六了吗,是该要为其娶妻了。”

“卫王殿下今年满二十五,虚岁二十六,齐王殿下才是年满二十六,卫王殿下是十九岁举行的冠礼,皇爷当年为节省,特让其与齐王殿下一同,皇爷都忘了吗?”高士林道。

皇帝回身坐下,“朕老了,有些事记不大清了,汉王也快及冠了吧?”

“皇爷是天下人的君父,政务繁杂,事必躬亲,哪能什么都记得呀,”高士林点头,“再有两年,汉王殿下也要年满二十了。”

“都是正青春的年纪,”皇帝陷入思考,“是朕疏忽了。”

“卫王殿下要纳妃,汉王殿下与王世子也都到了该娶亲的年纪,陛下不如让皇后殿下于今年端午设宴,令朝臣女眷外命妇入内赴宴,再从中挑选良家子。”高士林献策道。

“端午…”

“端午盛夏,莺飞草长,那御苑里的草都可以没过马蹄了。”高士林又道。

提到御苑,皇帝又陷入了一段回忆,“先帝爱纵马,时常与燕王在御苑中打马球,且亲授骑术与球技,而朕是先生所教,故不及,遂作旁观者,见得场面,好一副父慈子孝。”

成德十三年三月暮春,皇帝降玉音,于三月十五开殿试。

-------------------------------

——世子府——

门窗紧闭的屋内有着阴暗,赵希言趴在床头盯着一只老旧得脱漆的孔明锁。

【阿言若能解开,姊姊就答应陪你出宫看花灯。】

屋外

陈平走进赵希言的庭院,宦官值守于屋外行礼道:“陈长史。”

“世子今日还是不肯出门?”陈平问道。

宦官摇头,“世子自公主府出来便将自己闷在房里已有半月了,这段时间莫说是东宫,就连燕春阁都不曾去过,也不知是何故。”

陈平楞站在石阶上陷入沉默,宦官便叹了一口气。

“那日世子从公主府出来,脸上便多了一道女子手掌般大小的红印子,小人猜想莫不是晋阳公主因为世子狎妓而出言训斥与动手了吧。”宦官道,旋即皱眉以示不满,“男子风流些又怎么了,又碍不着他们的眼,世子打小便连训都未曾受过,大王与王妃宠爱有加,连重声说话都不会,更别说是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