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奇女出惊语(第2/3页)

“胡指挥今日有事要见陛下?”高士林问道。

胡文杰摇头,旋即将一封与奏疏极似的文书拿出,“这是刑部孙尚书之女所呈,劳烦高监代为转呈陛下。”

高士林接过,“好。”

哒哒哒——轻盈的步子行走在殿内,老太监随后站定桌前,弓腰轻唤,“皇爷。”

皇帝抬起头看了一眼,“什么事?”

“适才锦衣卫指挥使胡文杰来了,他让小人将这个转呈皇爷,说是刑部孙尚书之女所写。”高士林将文书双手奉上。

“哦?”皇帝似乎有些意外,旋即接过高士林手中之物,“自太.祖建国以来,这数十年中国朝还从未出现过女子上疏。”

“本朝第一例。”皇帝将文书打开,仔细阅读着里面的文字。

文章为四六句的骈文,皇帝阅读之后大为惊喜,不禁感叹道:“想不到孙万诚竟还有个文采卓然的女儿。”

“孙尚书饱读诗书状-->>

元及第,其女必也是受了孙尚书的熏陶。”高士林从旁道。

“这样的女子朕一定要亲自见一见,”皇帝低头思索道,“她不是要拒绝世子么,让她入宫来见朕,朕要听她亲口所述。”

“是。”

不知怎的,燕王世子想要求娶刑部尚书孙万诚之女一事很快便被疯传。

事情传到了王氏耳中,此前王振下令禁足,不允其出家门,于是在府内大发脾气。

王振得知,当着府内众人的面苦口婆心的劝着女儿,“世子顽劣,远不如当年的燕王,只不过是样貌随了其母,三娘你又何必执着一个纨绔。”

王氏靠在父亲怀里委屈道:“爹爹,世子他为什么不要女儿,明明是我救的世子,他却要娶那个姓孙的女人。”

王振旋即轻轻拍了拍女儿的肩,苦口婆心的解释道:“你是将门之女,而世子是亲王嗣子,若要联姻,谈何容易,事情牵扯国事,需得慎之又慎。”

-------------------------------------

——紫禁城——

孙氏被召入宫中问话,入殿见皇帝时,脸上丝毫不见惶恐,一番礼仪下来,从容镇定。

“臣女孙氏,叩见陛下,愿陛下圣躬金安。”孙氏跪道。

“起来吧。”皇帝道。

望着孙氏的举止,皇帝不禁道:“你父亲将你教得极好,怪不得世子仅见你一面便记住了,还如此的喜欢你。”

“臣女何德,蒙世子抬爱,世子所求,是臣女之幸,但臣女福薄,长山的真人说臣女是克夫之相,遂不敢奢求进入王府。”孙回道。

“那些道士之言也可信么,”皇帝摊摊手,“朕素来不信这些,你定是有自己的理由,朕看了你的文章,其才不弱于翰林院的学士。”

孙氏抬头,“臣女是个有私心之人,不想嫁与王侯将相,不想与她人共侍一夫。”

“你是尚书之女,若要嫁给世子必是嫡妻,明媒正娶,没有人可以动摇你今后在燕王府的地位。”皇帝回道。

“不动摇的是祖宗旧制,世子今日可喜,明日亦可厌,是喜是厌,全凭夫君,臣女奈之若何,古往今来皆将嫡庶分得极清,可宠妾灭妻之事未尝少有。”孙氏直言道。

“你所虑,亦确实。”皇帝不仅没有斥责孙氏的言语,反而越加欣赏,觉得孙氏如燕王世子所言是个少见的奇女子。

孙氏再次跪下,“所以臣女斗胆,回绝世子求娶之意。”

“他向朕请旨时朕只告诉他,婚事成不成都要看你,汝既然不愿,朕不会下旨强求,你们的婚事自行商议吧。”皇帝极善解人意的挥了挥手。

“谢陛下。”孙氏谢恩离去。

孙氏出宫,父亲孙万诚站在宫门焦急等待,见穿立领的女子从内走出,连忙上前问道:“如何了?”

“陛下应允了。”孙氏道。

孙万诚听后轻呼了一口气,“好在陛下圣明,京中贵女众多,那世子怎就看上了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