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鞑靼郡主(第2/3页)

“小店有,明前、雨前龙井,六安茶,皆是名茶,”茶楼临街的窗口坐着两个茶客,一男一女,伙计正为他们一一介绍茶饮,“此外还有松萝茶。”

“中原人爱喝茶,可不知道这么多茶里哪一个口味更好。”其中的女子开口道。

小二刚想与之解释,便听得旁侧一桌有个书生为之解答,“近日徽有送松萝茶者,味在龙井之上,天池之下。”

三人视线一同看向书生,唇红齿白,干净清秀,看着不过二三十岁的年纪。

“那位客观说得对,松萝茶是小店卖得最好的茶了。”伙计回道。

“阁下是?”男子转头问道。

“在下只是一名赶考的秀才,”书生回道,“今日朝贡,大朝会巳时六刻,如今已近巳时,二位鞑靼部使者还有闲情逸致在这茶楼里喝茶么?”

二人穿着中原的服饰,便诧异道:“你怎知?”

“适才二位不是说了么,中原人爱喝茶,且二位的京城官话,”书生眯眼一笑,“在下曾去火鞑靼,也会几句鞑靼部的语言。”

——咚!——

-->>

女子刚想问什么,报时的钟声便从东边的皇城悠扬传来。

“巳时正!”

男子听后,朝女子道:“郡主,已到巳时了,鞑靼的车架还在使馆。”

女子刚起身,窗外的楼下街道便响起了一阵喧闹声。

好奇心驱使着脑袋往窗外探,“是燕王府的车架。”

鞑靼郡主盯着仪仗中间的车架皱起了眉头,“之前鞑靼与明国的交战,若没有燕王,北平府早已沦陷,何至于今天还要朝贡。”

“燕王已经老了,听闻他的长子暴毙身亡,而幼子如今尚未及冠,恐怕还但不起北平府的重担。”男子随其侧回道。

“走,”女子转身,“去会会他,我要到要看看燕王之子,究竟是何模样。”

没过多久后,茶楼前面便传来一阵离场的马蹄声。

书生依旧负手站在茶楼的窗口处,微风吹动着身上的道袍与方巾脑后垂下的系带,眼里盯着擦茶楼而过的燕王世子车架,车架四周垂下帘子将人隔绝于外,密不透风。

寒风从金川门刮来往东边呼啸而过,斜开的窗户随之微微煽动。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巳时之后,太阳初升,万道霞光照于紫禁城的琉璃瓦上。

诸国使臣的车架陆陆续续抵达紫禁城的正南门口,紫禁城外有三重京卫把手,城楼上也增了一倍的守城士兵。

——轱辘轱辘——

“请世子解剑。”城门郎拦道,“朝贡之物交礼部登基与内库府。”

陈平接过赵希言的佩剑交予城门郎,而后才得以通行。

使臣皆列在奉天门与午门之间的方城中等候宣旨,藩王与地方使者在一侧,诸胡则在另外一侧。

“这是谁,往年朝贡好像没有见过。”诸胡对于进入午门的少年产生了好奇。

身后长史穿着朝廷官员的朝服,而世子则为宗亲朝服,九缝朝冠。

“藩王才朝贡,皇帝陛下的子嗣没有去国的,这应该是皇帝的手足或者是侄儿吧。”

诸胡之中,瓦剌部使者静立一处,瞧着几乎与少年同进来的鞑靼部来使,“鞑靼今年怎么让他们的郡主亲自前来朝贡了?”

“听闻这是鞑靼可汗的小女儿,还未出嫁。”

“这可是草原上出了名的美人儿,难不成是看不上草原男儿,跑到中原来择婿了?”

“燕王世子。”人群身后传来呼喊,其官话说的并不流利。

赵希言回头,只见喊她的女子所着之异,于塞北草原上似曾见过,“鞑靼部的使者?”

鞑靼郡主打量着转过身来的燕王世子,宽大规整的朝服加身,与略带沉重的冠冕,再配上一张干净白皙而精致的脸,怎么样也联系不起来传闻中的武夫与纨绔,“原来燕国的世子,竟长得比女子还要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