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第3/3页)

张络呵呵笑道:“陛下慧眼如炬。”

太医署借由蛊虫病的旧事,想到了南地土人多有行船的经验,想从南边搜罗些药方,可惜如今药方虽然搜罗了不少,但对皇帝到底有没有用处,目前还没有定论。

与萧西驰相见后,温晏然一行直接前往本地一处官衙中休息,她没有亮明皇帝的身份,在加上内官们刻意诱导,让本地官吏觉得官衙中的“建平贵人”,或许是两位殿下中的某一个。

萧西驰此次特地告了假过来,就是打算在皇帝身边多待几日,到了晚上,更是与皇帝同室相谈,议论南地诸事。

“南滨诸国之主,皆非擅长理政之辈。”

旁的将领如此评价,或许未必可信,但萧西驰上马能战,下马能谋,不管打仗还是治事,都是一等一的好手,她今日这么说,自然有她的道理。

温晏然微微颔首:“朕也这么想,这几年的柘糖产量都不少,可见南滨那边已经不剩多少耕地。”

萧西驰:“比如洛南,他们那边倒也不是没人看出端倪,只是无力回天而已。”

甘蔗是多年作物,前期投入大,前一两年只是刚刚回本而已,在尝到甜头后,当地豪强大族完全不可能为了国家的前途,放弃那些已经到手的利益。

皇帝听到这里,神色微微凛冽了一些,俄而又笑道:“他们既然不能善待百姓,便莫怪当地人逃到周地,流民内迁之事素来容易引起纷争,不过朕既然来了太康这边,便总会为你们撑腰。”

萧西驰闻言恍然,皇帝这么做,显然是打算把大周的中心地带往南边偏移一些。

这里有着广袤的土地,一旦开发出来,大周的国力必定会愈发强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大量人口填充。

如今人口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被迁到这里修河的各类役者——许多大臣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一个其实不在天子计划内的事情,就是当初被拎过来修河的精壮,不少出身豪强大族,若是留在此地,正好能支撑起当地的基础管理事宜——另一个则是南滨那边。

凭萧西驰的本事,想要打赢南滨诸国,基本是不费吹灰之力,但若想长期占据那些地盘,便困难许多,然而陛下以利相诱,吸引洛南黔首自动内迁,等于釜底抽薪之计,若是那边没有足够人口,当地豪族自然也就不能称为豪族,到时候自然可以慢慢去掉洛南等藩国的建制。

两人密谈片刻,才各自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