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第2/3页)

温晏然叮嘱:“任卿,你若要进丹宫,也需穿上丹服,而且宫中多有危险之物,切莫随意触碰。”

任飞鸿:“有劳陛下关怀,微臣明白。”

温晏然微微颔首,然后率先进入丹宫当中。

——跟之前被系统推着走不同,她今天过来,纯粹是为了娱乐。

大周没有电子设备,没有值得一看的小说,甚至没有让温晏然感兴趣的吃食,做化学实验,已经是她所能找到最有意思的活动。

为了尽可能降低实验后果的影响,温晏然没准备做新东西,只打算对之前的水杨酸进行一下精加工。

紫胶只有南地有,产量非常有限,但水杨酸跟大蒜素又会对胃部产生强烈的刺激,温晏然便打算一步到位,制作可以直接吞服的乙酰水杨酸。

在有机化学实验里头,合成乙酰水杨酸绝对算最基本的操作,但在古代,却显得异常困难。

任飞鸿站在一旁,安安静静地注视着天子的一举一动。

温晏然记得,在实验室里,乙酰水杨酸是由乙酸酐加水杨酸,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合成的,考虑到成品的纯度,还需要乙酸乙酯。

四样材料,没有一样容易入手。

水杨酸的粗品已经通过重结晶得到,接下来,温晏然需要得到浓硫酸。

感谢温鸿送来的方士,让温晏然比较容易地获得了稀硫酸。

古人有一样常用的炼丹材料,名为“石胆”,其实就是无水硫酸铜,方士们可以通过干馏的方式,得到稀硫酸,而稀硫酸很容易通过蒸馏的方式,得到浓硫酸。

——这种“很容易”是先代化学意义上的“很容易”,换在古代条件下,颇有可能出现不大美妙的后果。

温晏然态度从容:“将朕之前做的石蕊试纸取来。”

方士们忙不迭地将东西奉上——他们虽不明白此物有什么用处,但大致能猜出,这约莫是皇家密藏的某种符纸。

虽然许多书籍都藏于世家大族手中,不曾流入民间,但宫中自有备份,天子自然能晓得很多外人完全不懂的知识,至于上一代皇帝为什么没表现出类似的聪敏,这也很好解释——众所周知,厉帝他就不爱读书……

石蕊分布比较广泛,它的提取液能较好地检测出物质的酸碱度。

稀硫酸蒸馏到70%左右,蒸汽中就会出现酸雾,温晏然需要用试纸来进行检测,是为了避免周围人不慎吸入。

她先在烧杯中加入捡到的沸石——这一步是为了防止浓硫酸遇热产生暴沸——然后注入稀硫酸,再将石蕊试纸悬在烧瓶的正上方,最后通过水浴加热的方式,进行蒸馏。

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在此期间,温晏然可以先把乙酸酐做出来。

条件还是太简陋,哪怕当年在学校的成绩勉强算是不错,温晏然对于自己手搓乙酸酐的这件事的成功率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别的制取条件太过苛刻,摆在温晏然面前的道路只有两条,第一是将乙酸加热生成乙烯酮,乙烯酮跟乙酸能生成乙酸酐;第二则是在乙酸中加入五氧化二磷作为脱水剂,直接生成乙酸酐。

至于无水乙酸,获取条件相对容易——先通过蒸馏醋来提高乙酸浓度,然后将溶液降温,乙酸的熔点为16.6℃,高于水,在温度还没降到零度时,率先结晶出来的就是冰乙酸。

通过对原材料的大量浪费后,方士们顶着一身难以形容的气息,将获得的物品恭恭敬敬地呈给了天子,然后匆匆跑去轮班沐浴更衣。

温晏然注视着容器中的冰乙酸,有点遗憾《昏君攻略》不是一个基建游戏,不然现在就应该刷条“[恭喜玩家获得[无水乙酸]。]”的提示语句来应个景……

有了乙酸后,温晏然就开始制作五氧化二磷——与乙酸酐相比,五氧化二磷的获得不算困难,白磷可以从动物的骨头里得到,白磷燃烧后的产物,就是五氧化二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