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第2/3页)

所谓煤矸石,是煤矿周围含煤量比较低的一种石头,可以用来制作煤雕,其材质细腻温润,经过仔细打磨后,看起来甚至有些像是玉石,不过这块祥云雕塑当时只被人随意搁置在角落里,其价值应当不算太高。

温晏然默默diss了几句先帝的眼光,让人把雕塑的档案找出来。

——对于温晏然来说,瑶宫中既然有煤矸石的存在,那她自然能顺藤摸瓜,知道煤矿的位置。

值得庆幸的是,厉帝不在意国事,但很在意自己的小金库,各类物品的进出都记得格外详细,而且大周煤雕不少,先帝虽然不太喜爱这类矿石,不过也没放松对它的收集,同时为了今后能够持续收获贡品,会让臣子把物品的来源标注清楚。

温晏然现在觉得,其实昏君也是有可取之处的。

据档案记录,那些煤雕的来源各不相同,其中大部分来自于西北一带,运送起来麻烦,但幸运的是,建平附近也有煤矸石的产区。

温晏然立刻召了张络过来,命他亲自负责此事,直接从禁军调派人手,先将本地矿区保护起来,挖取其中的黑色石材,那些所采取的矿物,如今暂且送入景苑那边,至于西北一代,后续再派人监管。

她既然打算营造一个沉迷炼丹的昏君形象,自然应该把炼丹的必备器材给准备齐全。

想要做化学实验,首先需要获取的就是玻璃。

玻璃炼制的原材料很容易找到,就是二氧化硅,然而古人之所以迟迟没有炼出可供使用的玻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二氧化硅的熔点太高,足足需要1723摄氏度。

温晏然了解过,大周的燃料还是以木柴为主,而木柴的燃烧温度大约能达到八九百摄氏度,密度高点的估计能达到上千度——大周的匠人已经懂得制造大型火炉来制造铁器,只是温晏然并不十分看好那些火炉所能达到的温度。

有句老话叫做“世上有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在这个时代的匠人的观念里,铁是需要打的。

需要打的东西自然是固体。

或许是受到自己专业的影响,温晏然几乎是一瞬间就反应过来话里的含义——

古代的火炉中的温度,尚且不能达到铁的熔点。

温晏然的记性不算太差,虽然毕业多年,还没忘记纯铁的熔点是1535°,至于那些用来冶炼的生铁,也就是有杂质的铁,熔点会更低一些。

连铁都炼不了,更何况硅石。

温晏然不知道别的穿越人士是如何获得制造玻璃的高温,作为暑假曾跟着老师去钢铁厂转悠的过控人,她当然清楚应该怎么解决这种问题。

首先是燃烧物质的选取。

她目前有两个可行的方案,一个是去台州那边找天然气,台州存在火井,当地土人从中取出气体来熬盐,温晏然记得,天然气燃烧温度能超过两千摄氏度,只是台州距离建平太远,不方便管控,纵然炼出了玻璃,往来运输也过于麻烦,目前只是被她当做实在不行再去考虑的第二选择。

其次就是通过煤雕找到的那些煤矿。

煤炭本身的燃烧温度就远高于木炭,炉子的保温性好一些的话,达到1500°也是可能的,而且她还可以通过干馏的方式,把煤炭制作成焦炭——焦炭的燃烧温度能达到三千摄氏度。

所谓干馏,就是将燃料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加热,可惜她现在没有焦化炉,只能选择粗制:把煤炭点燃,然后埋进土里,成品就是焦炭。

除此之外,她还能借助溶剂降低硅石的熔点。

碱是良好的玻璃溶剂,自然界中存在纯碱,主要分布在于各种盐水湖那边,身为皇帝,温晏然自然有条件前去寻找,不过相对来说,还是草木灰更加容易入手——这玩意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碳酸钾,生石灰,以及硅石,就是制造玻璃的主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