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第2/3页)

对方军阵当中,果然有一位骑着白马的年轻将领,那人银甲银枪,器宇轩昂,若有建平士族在地,一定能认出来,此人正是宋南楼。

可宋南楼为什么会在此地?

孙无极心中惊骇异常,难道小皇帝准备不管北地了?

北地的情况与东部又有所不同,因为乌流在外虎视眈眈,本地豪强邬堡又不像东边那么哪哪都能看见,表面上的稳定程度反而要高一些,只是近来看着西夷作乱,东部谋逆,许多人家也已经有些蠢蠢欲动,若是前营还在朝廷的控制住尚好,一旦失守,恐怕不像承州谷州这边容易收服。

——北地世族多,人才也多,不像东边那样缺少可靠谋士,导致褚馥随手一个反间计丢下去,便轻松葬送孙无极手下大半骑兵,甚至直到右营被夺之前,孙无极还一直以为是自己这边占了便宜。

孙无极目眦欲裂,想要率兵突围,结果却反而中了一箭,宋南楼也不曾穷追猛打,只是围堵着对方,驱赶着孙无极撤到外头的一座土城当中,然后将这座土城团团包围起来。

宋南楼下令:“传信给横平县,看那位天威大将军,肯不肯来救他师弟。”

正常来说,想要抵达承州横平县,确实需要借道右营,但宋南楼并非是从建平过来,而是直接自前营出发,而且他为了提高赶路速度,最初甚至没带太多辎重在身边,还是后面到温鸿所在的虞州那里时,狠狠加了一波补给。

——宋南楼并不担心自己带兵越境加强行征粮的行为会遭到什么实质处罚,因为这就是温晏然在私信中给他的意见。

温晏然认为,既然温鸿是喜好筹谋之人,那性情一定多疑,在陡然看见宋南楼出现在自己辖区之内,又理直气壮地讨要粮食,恐怕一时半会并不能真的确定对方是想要补给,还是借此攻打自己,反而会踌躇不定,等反应过来宋南楼的真实目的后,就已经来不及给东地这边送信了。

宋南楼让温鸿给自己把粮食补完,才不紧不慢地带人离开,他一路跑到了靠边地带,然后拐了个大圈子,直接绕到了横平县后方,虽然按时抵达了目的地,路途上也当真是辛苦万分,要不是天子给了一份详细舆图,中间又派人做了引导,恐怕真能迷失在半路上。

——能派人及时引导,不是天子预判能力出色,而是[战争沙盘]终于尽到了一个金手指的职责,详细标注了己方队伍的当前地点,温晏然在察觉到宋南楼可能跑偏的时候,通过北地那边的驿马,及时给对方送了信。

宋南楼不知道此事,只觉皇帝格外高瞻远瞩——难怪当初非要耗钱耗粮对亭驿进行革新,原来是为了后来的战事做准备。

皇帝不愧是皇帝,眼光纵览全局,如果以弈棋比喻的话,就是她随手下了一子,看似用处不显,实则已经考虑了十几着后的局势。

宋南楼心中怀揣着对天子的敬仰,率领兵马抵达横平县,将这座城池围住,突然遭遇敌人打击的典无恶忙乱了一会后,选择坚守,同时打算向外送信求援,可是宋南楼的到来委实在他预料之外,城中没有半点准备,最后直接被切断了音讯。

典无恶忍不住责备庾高——当初后者曾经分析过,建平那边能够调动的兵马只有中营一处,否则他们也不会当真如此疏忽,将大部分精锐都集中送到了右营那里,导致横平一地守备松弛。

庾高对各地局势的分析其实十分准确,当初也不算料错,只是他少算了萧西驰此人。

宋南楼无法被征调,是因为北地不安,温循无法被征调,是因为叛军打出了拥戴泉陵侯的名义,进而导致了南地不安,所以必须有人留下镇守。

所以温晏然之前特地去信给萧西驰,她知道对方重视族人,若在太平时节,绝对是守土安民的一方大将,不真正到了天下板荡,沧海横流的时节,决计不会擅动刀兵,于是便让萧西驰以冲长边营的兵马,暂且节制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