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3/3页)

——典无恶的说客们自然不晓得,早在他们刚来的时候,褚馥便已经传信出去,跟东部这边的同僚们沟通情况,他的信一直送到了大军当中,任飞鸿知道后,还特地抽空返回了余旦城,与褚馥商议后续做法。

被褚馥所借用的临时府邸中。

打扮成家仆模样的任飞鸿笑道:“……其实陛下当初曾经想过,若是咱们这便有人被敌方擒住该如何行事,只是如今战事节节顺利,一直没有这个机会罢了。”

褚馥微微一礼,道:“愿闻其详。”

任飞鸿:“首要之事,自然是保全自身,如此方能长久为陛下所用。”

褚馥颔首,他对任飞鸿此人并不了解,但听到“保全自身”四字,便相信这番话绝对是天子所言。

任飞鸿:“不过若是遇见不得不有所作为的情况的话……”

她的声音越来越轻,为了掩人耳目,任飞鸿假装正在帮家主磨墨,她微微弯下腰,刻意压住嗓音,便是有人站在门外倾听,也无法知晓他们在交谈些什么。

褚馥一面聆听,一面也不断给出自己的意见,同时在纸上写着些什么,半个时辰后,小厮从书房中退出,手上拿着铜盆,里面是一堆家君写坏了后被烧毁的纸张的灰烬。

十来日后,终于被“说动”的褚馥在一个雾蒙蒙的清晨离开了府邸,随着典无恶的说客们一道离开,骑马前往右营,经过一通讨价还价在之后,他总算答允帮对方谋划,但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就是万一事成之后,一定要拥戴温谨明的后人为帝。

*

在这个时代,消息的传递基本只能依靠人力,还不晓得褚馥“投奔”东地的建平朝廷,正在热火朝天地准备过年事宜。

天子公开表示,如今东边还在打仗,一应庆贺事务从简,除此之外,跟战事有关的部门还得多辛苦辛苦,今年就先少放几天假,而且在这件事上,她很愿意以身作则。

对此,户部尚书卢沅光没什么意见,工部尚书黄许则是一脸麻木的疲惫。

为了安抚下属,温晏然还召了各部要员前来,亲自劝慰勉励了一番,不少人感觉这一幕十分眼熟,好似什么时候曾经见过,一些老臣们很快回想起来,当年先帝在位的时候,也有过类似的场景,只是那个时候,皇帝属于被劝说的那一方,换到现在,大臣们甚至还得主动谏言,请温晏然不要过于自苦,就算是为了天下考虑,皇帝的用度也不好过于简薄,终究要彰显出天家气象。

——要不是袁言时也做出了类似的发言,温晏然都要误以为,她已经成功发掘出了大批具备奸佞潜质的臣子。

不过既然是忠臣的意见,温晏然便有些不大上心,她随意敷衍了几句,只吩咐少府去准备,所用的各类器物比照往年,都削减三成。

就在这个时候,朝廷收到了前方的线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