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第2/2页)

在张亟的评价后面,温晏然只写了很简单的一句话——“以建平事招降”。

——温晏然不是真的觉得能够招降此人,只是从之前敌方扎小人跳大神等一系列迷信活动中获得了灵感,对方既然这么做,多半是挺相信这些事,她可以借助大周皇帝自有天命庇佑的舆论影响,反过来令张亟不安。

任飞鸿一怔,随即道:“张亟性情犹豫不定,此辈完全可以以言语动摇。”

玩了太久的高端局,她都快忽略了,对付这等人,什么样的手段才最有效果。

师诸和也道:“此人无法趋之于势,倒能迫之于内。”

作为玄阳上师的弟子,张亟自然笃信天命,在东部叛军好几个州之后,更是对此存在着一种堪称膨胀的自信,他当真认为皇帝本人被天命抛弃,在晓得温晏然生病后,一时间喜悦异常,总觉得过不了两天就能听到山陵崩的消息。

他的愉快心情没能持续太久,张亟觉得的自己的运气可能变差了,在入驻大邑后,先是许久都无法击退大邑城下的来犯之军,然后从某一天开始,那些虽然不肯退走却能提供不少功劳的朝廷武将,竟然不再主动挑衅,而是天天派一群声音洪亮的出列,用本地方言在门口将招降事宜大声喊出,并公开宣称,但凡持张亟首级投降者,赏钱千万,同时还会写信举荐其为一地主官,然后重点描述身在建平并在祖先保佑下及时恢复健康的天子才是天命所归,东地如此行事,迟早自食其果,所以之前无论如何都不能将师诸和击退,如今已经有人主动投效,希望剩下的人不要不识抬举。

张亟既然是个犹疑不定之人,光知道皇帝病愈之事,就足够他惊骇好一会,别说师诸和那边已然把离间计给摆到了台面上,一时间十分怀疑身边人会为了利益选择与敌人勾结。

一军之中,既然主将都如此惶恐,下头的士卒更加不能镇定如常。如今摆在张亟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继续躺平,但如此一来,已经越来越不安的军队迟早会哗变;要么就是依靠着一场大胜,来重新奠定自己的权威。

身边副将也劝道:“士卒们多有为那师氏小儿蛊惑者,还请将军出战,重振玄阳上师的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