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4/4页)

选好后,陆林希去了照相馆。随后把照片和衣服邮寄到深圳。

锦堂的事情告一段落,陆林希又去城北服装厂。

自打魏满林被判刑后,周兰芳这边终于跟之前的合伙人达成合作。周兰芳于是又把周厂长调回来做厂长。

合伙人负责接外国定单,城北服装厂负责做代工,按件给钱。这笔钱不算多,纯利润也不算高,但胜在稳当。拿到货,检查无误后,当天结算,不会拖欠尾款。

周兰芳以前提议做外贸,但是她一直忙不开。

正好陆林希现在有空,她又会进行简单的外语交流,就让她负责这件事。

“你以前也卖过外贸生意。你应该知道这里面的利润是非常可观的。靠给别人代加工,始终被人卡脖子。为了长远发展,咱们还是靠自己接单来得稳妥。”周兰芳是这么说的。

陆林希也觉得她说的有道理,于是她在省城打广告招募懂英语的人士,高工资招募应届毕业生。

今年也是凑巧了,大学生不再包分配,学生自己找工作。

周厂长以前也接过外国订单,所以他知道一些外国公司的联系方式。

其实有联系方式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主要是他们之前向外国推荐过款式,但那些人觉得衣服太老土,不肯从他们厂进货。

陆林希却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你们是你们。但是我没关系。我自己画设计图,咱们做出样衣,然后拍照给他们看。”

周厂长自是相信她的,随她折腾,她说怎么做,他就怎么做。

陆林希每天负责跟外国人沟通,要么打跨国电话,要么跟对方在网上用EMAIL发信息,十几天后终于谈成一笔。

因为分隔两地,外国人这边就需要全方面把面料标注清楚,绝对不会出现含糊不清的情况。

周厂长有点不可思议,“你们连面都没见,在网上发邮件,就谈成这么大订单吗?他不会是骗子吧?”

陆林希无奈,“你去查一下账户不就行了?如果对方转过来定金,咱们就可以生产了。”

周厂长将信将疑,然后去邮局一查,果然收到对方的汇款了。

陆林希让他把产品做好,“如果有质量问题,他们是不会通融的。”

周厂长表示明白。

第一批订单通过火车运出去,大概七天后,港口的外国人收到货物,检查过质量,没问题后,他们当天就寄来了尾款。

收到全款,陆林希才同意出港。

陆林希向周厂长强调,“一定要收到全款再出港,所有外国人一视同仁。”

周厂长表示明白。

陆林希问他,“如果他们不付尾款,你打算怎么办?”

周厂长想了想,如果不付尾款,货物会滞留港口,他就要付仓库费。超时,货物就会被拍卖。如果不付仓库费,就果断将货退回来。

他想了想,“我会联系买家,催促他们提货,如果超过时间,我们把货直接拉回来,将损失降到最低。”

陆林希点头,“就这么办。不要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