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4/4页)

众人一听六千六纷纷惊呼出声。

家里有两个儿子的大娘拍着大腿抱怨,“我的妈呀,现在彩礼可真贵。以后可娶不起儿媳妇。”

有个大娘拿自己举例,“想当初我可是一千块钱就嫁过来的。这家闺女可真不白养。”

有人酸溜溜地说,“可不是嘛。六千六啊。”

有人冲养女儿的人家投来羡慕的眼神,“你就不一样啦。你以后能收好几份彩礼呢。”

有的发愁,有的得意,有的纯粹就是看热闹。

就在这时一辆公交车停在对面门面,周厂长从公交车上下来。他胳膊里夹着公文包,从兜里掏出香烟,划了一根火柴,吸了一口,这才穿过马路过到这边。

他浑身上下喜气洋洋,一看就有好事。

大伙立刻抛下石奶奶,迎了上去,“厂长?是不是有什么好消息呢啊?”

周厂长看到街坊四邻,脸上止不住的高兴,他也不负众望说了一个好消息,“下个月有外国人到他们厂考察,如果对方满意,很有可能在我们厂下单。”

曾几何时服装厂也出口过外贸,这几年却再也没有接过外贸单。如果他们厂的服装能出口到国外,至少就能保证工人的基本工资,甚至还能拿到加班费。

大伙把周厂长围成一圈,问题一个接一个往外蹦,比如“哪国的老板?”,“什么时候过来?”,“我们怎么表现?”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周厂长被大伙问的一个头两个大,他抬了抬手打断大家七嘴八舌提问,“行了!行了!明天召开工人大会,到时候我会告诉大家。今天放假,大家好好休息。”

说完,周厂长走了,其他人呼啦啦追在后头问。

“厂长,你别走啊。你再跟我说道说道呗。”

“对啊。外国老板是哪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