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家乡的邀请(第2/3页)

冯君怪怪地看他一眼,“迟县长也是来野炊的?”

“这个倒不是,”迟志杰笑眯眯地摇摇头,“我是来看一看,这里搞旅游的前景。”

冯君点点头,“迟县长不辞劳苦,积极地为县里发展寻找方向,令人敬佩。”

迟县长见对方不接招,也只能主动挑明了,“冯老板,单纯地承包山林,可操作性不高,我有一个建议,不如把旅游也做起来,县里近五年的计划,是大力发展旅游业。”

“把承包山林和旅游项目结合起来,这件事就比较容易操作。”

冯君对这个建议不奇怪,窦家辉已经跟他说过了,说县里有让你搞旅游的意思。

他没有兴趣搞旅游,不过人家话已经说到这里了,他也不介意多问一问,“如果搞旅游,能有多大面积?需要多少资金,还有占股比例的问题,县里都是怎么考虑的?”

迟县长一听来了兴趣,将县里的一些想法说了出来。

首先说这个旅游区的面积,面积不会太小,差不多有十五平方公里左右。

这片区域有三处古迹和两个庙宇,还有日月湖水库,再打造一个游乐场所,两个度假村。

这还只是一期的目标,全力开发靠近水库的部分,二期、三期能跟上的话,将偏远处也开发出来,打造一个集旅游、娱乐、会议于一体的休闲度假中心。

至于花费……县里估算了一下,一期工程四到八个亿就够了,然后通过旅游收入,就可以实现滚动发展。

冯君面无表情地听着他讲述这些,心里有点纳闷:我看起来就那么好忽悠吗?

对于县里的规划,他不想表态,但迟志杰却偏偏要问他,“冯老板有什么建议吗?”

迟县长不到四十岁,就成为了一县的父母官,也算是春风得意。

他知道冯君号称亿万富翁,也真有那么多钱,但是对方的年龄,让他实在叫不出“冯总”二字,可是叫小冯吧,又有点托大了,所以他选一个不怎么正式的称呼——冯老板。

光从这称呼里,冯君感觉到了对方的心态,原本他不想发表什么意见,但是有点受不了别人的小看,所以他直接反问一句,“想搞旅游,咱们的特长在哪里,优势又在哪里?”

迟县长显然考虑过这个问题,他毫不犹豫地回答。

“特长就是我们保护得很好的自然风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距离高速也不远,位于两省交界处,在开发的初期,起码能吸引两个省的游客。”

冯君的嘴角抽动一下,不知道该如何说这个话题——我问的是,咱们的优势在哪里?

绿水青山的地方多了去啦,凭啥人家就一定要来朝阳?

两省交界处就好?靠近大城市的旅游景点,更合适人们休闲度假吧?

这些算优势的话,云园市这几个县,哪个县没优势?

迟县长仿佛猜到了他心里在想什么,慢悠悠地发话。

“至于说特色呢,咱们县目前还没有开发出特色,但是现在旅游产业越来越大,有特色的景点能有多少?城市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给人们提供一个休闲放松的场所很有必要。”

这话也不能说就错了,就像一个大城市里,开五百家宾馆和五百零一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冯君想听的可不是这个。

说到底,旅游产业跟其他行业一样,也是烧钱的产业,附属设施的建设要烧钱,宣传也要烧钱,特色明显的景区,可能烧钱少一点,仅此而已。

不过真要让他来搞,也未必就搞不起来,冯君又问一句,“那这个占股比例呢?”

“国资控股,这个是必须的,”迟县长很干脆地表示,“管理权可以交给民间资本,县里除了土地作价,还可以从银行贷款,保证出资比例,不能伤了冯老板回报乡梓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