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两方(第3/4页)

谢燕芳道:“这就是乱世出英雄啊。”

官吏失笑:“三公子您就别感叹了,这封文书就销毁吧?”

谢燕芳抬眼看他,笑道:“为何?”

“梁氏获罪是因为谢氏啊。”官吏说,三公子难道忘记了?不可能,三公子过目不忘。

梁氏被封赏得了官身,原本僵死的树就算是重获新生——没有仇人愿意看到这一幕。

梁氏有仇有恨,会对谢氏威胁。

谢燕芳哈哈笑,将军报扔回桌案上:“先前梁氏盛时不是我谢氏威胁,如今怎会?”

“但是,三公子。”官吏苦笑道,“如今有太傅啊。”

太傅很愿意扶持跟谢氏有仇的人,梁氏父子这次是只立了小军功,但太傅有心扶持,就能扶摇直上,成为太傅的门下走狗,处处跟谢氏作对,很是麻烦啊。

对于这种事,就要防患于未然,直接了断梁氏生机,军功梁氏休想得到。

谢燕芳看着官吏,点点头:“我知道你的心意,但是,这件事做了,反而因小失大,战事要紧时候,压下军功不批,就是给人留下把柄,太傅能以动摇军心罪责追究,我谢氏也要得罪整个边郡军——”

他拿起文书,停顿一下,笑了笑。

“不如让太傅自己做决定,那就与我无关。”

这位官员似乎不懂,谢燕芳对他示意,官员忙贴近,听谢燕芳低语几句,他脸上浮现笑容。

“下官明白了。”官员笑道,接过军报,施礼告退。

太傅所在是皇城最繁忙的地方,这边官员的请示还没说完,那边就又有官员挤过来,好容易都说完了,太傅身边的小吏抬手将余下的人拦住。

“都停,你们轮换着来,轮换着吃饭,太傅大人还没吃饭呢。”他们沉声喝道。

太傅跟前的小吏也都不可小觑,别看都是些不入流的散职,但都是邓弈安排的自己人——送钱给他的自己人。

钱不是小钱,也不是一般人家能出的起,都是权贵世家,送了钱,邓弈安排职位,于是大家便成了自己人。

权贵世家得到了机会,邓弈则得到了拥簇和助力,各取所需,其乐融融。

这些小吏家世不小,官员们也不能小瞧,为了见邓弈还要跟小吏们交好。

此时听了小吏的话,都只能退出去。

“待会儿太傅吃完了,你记得第一个唤我。”还有一个官员悄悄跟小吏说,同时借着整理衣袖给那小吏塞了一块玉佩。

小吏淡定无波的接过。

这一幕被很多人看到,有人无奈摇头:“这跟先前太子主政有什么区别。”

那时候先帝不理朝事,太子沉迷骑射,杨氏跋扈,骑射官横行,就是这样收敛钱财——

还想着如今新帝新太傅有新气象呢。

但现在看想多了,先帝荒唐找来这么一个低贱出身的小吏当监国太傅,这大夏朝堂只会更荒唐。

“也不能这么说。”另一个官员低声说,“不管怎么说,太傅的朝事没有耽搁,处置的极其快,准,稳,好——”

又一个官员点头:“收钱就收钱吧,霸权就霸权吧,做事就好,先把这几年熬过去吧。”

大夏真是多灾多难。

看看如今,小皇帝,没规矩的皇后,一心捞钱霸权的太傅,嗯,还好,还有一个谢三公子。

官员们退在殿外廊下各怀心思,但有一个刚赶来的官员不肯退,还往里面冲。

“太傅,是边郡的急件,楚将军说了,军功立刻要封赏,不能延迟。”他举着手里的文册喊。

正在食案前坐下,由两个小吏擦拭手的邓弈微微抬眼。

“什么话。”他说,“楚将军除了打仗,朝堂也要坐主了吗?”

听了他这话,站在门口的小吏再无迟疑,伸手按住那要向里冲的官员。

“出去!”他们喝道。

官吏文弱,被推抱着文册踉跄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