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恢复高考(第3/7页)

真是太好了!

图书馆里瞬间鸦雀无声,都有些不敢置信。

过了一会儿蔡秀芳问道:“真的假的?真是恢复了?”

林苏叶:“是真的,你们要是有那个水平的可以参加高考。”

吴美娜:“你埋汰谁呢?”

我们要是有那个水平,我们还和你抢图书馆的工作?早在重要岗位发光发热了。

与此同时,大院儿的所有广播里也在同时播报这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恢复高考!

有年轻人在路上狂奔,一边跑一边喊:“恢复高考啦,我要高考!”

大院儿这里气氛还淡一些,毕竟这也是正经工作。

视线转到各大工厂车间,尤其乡下田间地头,那些被耽误了十年的知青,那些热血快要凉透的年轻人,突然就沸腾了!

热血如岩浆奔涌!

无声的呐喊终于发出石破天惊的呼号——我要高考!

林苏叶也跟张洁说一声,骑上自行车背上画本和画笔出去写生了。

她想去街头巷尾、工厂、附近乡下看一看,感受一下,把那些狂喜用画笔记录下来。

这几天林苏叶收到好几个心照不宣的电话,是感谢电话,但是却不明说。

赵秀芬打来电话,哭得泣不成声,梦里的事儿终于成真了,期待终于没有落空。

嫂子让明春提醒她,她这段时间一直都在复习。

9月份就有消息从首都传出来,说正在开□□会议,研究恢复高考的事儿,但是到底能不能恢复谁也不知道。

这一天,终于尘埃落地。

林苏叶鼓励她,“赵老师,如果时间不够,可以跟学校申请一下,暂时找别人代课,你脱产集中精力复习,我可以帮你说一声。”

赵秀芬:“谢谢嫂子,可以帮我说一下,我只负责语文教学,音乐和美术暂时停课就好。”

课程太多,占用时间多,她照顾不过来。

林苏叶表示会帮忙的,让她只管好好复习。

虽然恢复高考,可他们只有一个月的复习时间,非常紧张。

尤其对于那些下乡十年没有再拿过书本的知青,尤其难。

所以虽然恢复高考,其实绝大部分知青还是与高考无缘的,机会只垂青有准备、有恒心和毅力的人。

比如顾孟昭这种。

他则一点都不担心,也不紧张。

9月份首都开会,消息灵通的,家里有路子的基本就提前准备起来。

顾家是大家族,陆续平反以后在首都又是不小的势力,这种消息自然也会通知到他家的。

不过就算9月份首都家族给他家打电话说这个的时候顾孟昭也没激动,他75年就知道并且有准备好吧。

当初大军跟他说的那些话,他可一字不落地全记着呢。

林苏叶她们虽然不参加高考,可高考也让她们忙碌起来。

一恢复高考,林苏叶之前建议放置的桌椅瞬间成了香饽饽,每天满员。

这还不算,每天图书馆没开门就有人来排队,一开门就有人去学习,为了占住那个位子,吃饭他们都不离开,一直等晚上闭馆在依依不舍地离去。

大院儿要参加高考的人数也不少,只要读过初中高中,有点抱负的就想试试。

还有住在这附近和大院儿里有亲戚的,平时没地方复习、没书可看的,也都托关系到这边图书馆来复习。

栾主任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都是不得已的人,事关人生大事,能帮就帮一把。

不过人总是不一样的,图书馆体谅他们,有人却不体谅图书馆职工。

原本林苏叶她们轮流两人一组值夜班,8点钟下班,现在复习的人越拖越晚,恨不得通宵开门。

图书馆想早点下班,他们就开始抗议,有几个人说话很难听,说图书馆开放就是为大家服务的,怎么能在最需要的时候关掉?

就一个来月,我们都能通宵复习,你们就不能克服一下,多多支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