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雀蒙眼(第2/3页)

却在想,适才面对霍平枭时,她确实不怎么紧张,更不会怕他。

不仅不怕他,她还敢咬他,前天晚上,她还咬了他一口呢。

******

到了大营,阮安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兵士,将药材搬到了专门存放它们的军帐之中,帐内比阮安想象的要宽敞许多,里面还放置着两张较为宽敞的矮榻。

她住在这儿,也负责看管和分配这些药物,定期巡防失火。

那十几万石的粮草很难被统一调配到大营中,药材的价值更珍贵些,所以人力畜力也基本先可着药材用。

还有许多押后的粮草没被送到大营中,霍平枭在逻国和剑南的交界处布防了许多军镇,每个军镇大抵有五百到一千名兵员驻守,分散着整军的兵力和粮草,这些军镇既能起到巡查之用,也是军中有意外发生时的重要保障。

阮安带着哨兵用银针检查完水源后,方才回到所住的营中,天色渐黯,虽然军营各处都有用来照明的篝火台,阮安在行夜路时,却还是看不太清眼前的景象,甚而险些在石子地上栽了个跟头。

她患的这眼病并不罕见,民间俗称它为雀蒙眼,患了这种病的人,在夜里的视觉会变得极差。

阮安七八岁时,孙神医和她师娘就发现她患了这种眼疾,便经常买些羊肝和鸡肝让她吃,孙神医说,吃些肝脏类的肉食对雀蒙眼这种疾病极有疗愈之效。

可阮安吃了几个月后,夜视不佳的毛病还是没有好转的迹象。

孙神医便说,她的生父或是生母,也一定有这种病状,如果这病是从他们身上遗传下来的,那八成就是无法痊愈了。

阮安常年服用明目地黄丸,倒也没因着雀蒙眼这疾病,太影响平日的生活。

不过,近来她的视力好像又变得差了些。

思及此,阮安无奈地摇了摇首,她随身带着的行囊里也有明目地黄丸,准备在回帐后吃个几颗。

等进了帐内,里面烛火通明。

阮安恢复了视力,梅殊已然领来了军粮。

梅殊是另一个负责给兵员诊脉的医者,被安排与她同住一帐。

阮安瞧着他的肌肤,倒是比寻常的男子细腻许多,且他的身量也跟她差不多高,瞧上去年纪不大。

军粮有易于存放的囊饼,还有腊肉和炖菘菜,瞧上去还挺丰盛的,阮安约莫着,霍平枭还是给她开了个小灶。

梅殊见她进内,语气热忱道:“安医师,天色不早了,快来用晚食吧。”

阮安嗯了一声,待走过去后,梅殊还递了她一块被水沾湿的帨巾,让她净一净手。

阮安觉得梅殊的心思异常细密,且作态也比较拘谨,心里已然起了疑惑。

再一垂首,见梅殊的那双手也生得白皙纤细。

这手,也丝毫不像是男子会有的一双手。

见着阮安已然面露狐疑,梅殊笑着解释道:“夫人,我也不瞒您了。”

夫人?

阮安听到这个字眼后,已然大抵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梅殊的神态有些不太好意思,接着同她解释:“我也是女儿身,魏管事在侯爷的示意下,将我安插在了军营里,是来给您打下手的。”

阮安这才释然,回道:“原来你也是女扮男装。”

也是,依着霍平枭的这种性子,她仅是同虚空说了几句话,他都如此吃味,压根就不可能放由她跟一个男子同吃同宿。

得知了梅殊也是女儿身后,阮安在她面前也放开了些。

两个姑娘年龄相仿,又同为医者,自然谈起了彼此的经历。

阮安得知梅殊出身蜀中世医家族,后来梅家落魄,她便和寡母幼弟在药堂做事。

蜀中却然有个世代行医的梅氏家族,阮安并未对梅殊说的话产生怀疑。

梅殊这时又问:“我是嘉和六年生人,不知夫人是哪年出生的?”

从梅殊的这个角度,恰能看见阮安左耳之后的那颗红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