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作精继妹的七十五天(第4/6页)

是啊,他们父女俩和张梅非亲非故,人家肯定不会大大咧咧的说些“你报北大吧你已经过了录取分数线了”之类的话,人家顶多就是提醒她几句,至于最终要不要报北大,人家是不管的。

宋瓷克制着激动的心情,“张老师,我知道了,谢谢您,那我肯定是要报北大的。”

要不是看到宋瓷的那个笔记本,张梅其实懒得搭理这件事,每天找她帮忙的人多了去了,她哪能哪个人都帮?

但宋瓷的那个笔记本,翻开第一页的时候,她就被上面的字迹和排版惊讶到了。

虽然写的是高考的答案,但宋瓷没有丝毫敷衍,字迹清秀整齐,页面也很干净,每一行的间距也很是合适。

当老师的,就喜欢看这样的笔记本,张梅耐着性子又往下翻了几页。

就是这么一翻,又让她吃了一惊,宋瓷的作文还有政治和历史的答案都写的很好。

虽然宋瓷已经在笔记本的最前面把自己估的分写出来了,但闲着没事,张梅自己又粗粗估了下,这么一估,她算出来的分数竟然要比宋瓷高好几分。

如果说,之前估的那个分数,报北大的可能性还不是很确定,那么,现在她估的这个分数,报北大是板上钉钉的。

张梅是北大的老师,既然有学生想要报北大,还是成绩这么好的一个好苗子,她当然很欢迎。

这不,第二天她就抽出来时间,见了宋瓷和宋含章父女两个。

之前宋瓷和宋含章还在犹豫,但张梅是北大的老师,人家都这么提醒他们了,他们俩自然是不再犹豫。

临走前,宋含章又深深道谢了一番,这次来张家,他当然也是拎着东西来的。把东西留下后,从张家回来后,他就让宋瓷把第一志愿报成了北大。

看着宋瓷填好志愿书的那一刻,宋含章松了口气。

从张家出来到现在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了,平时很是严肃的他,到现在嘴边还挂着笑,“小瓷啊,还是你聪明,幸亏你那天把那个笔记本留下了,不然,我看那位张老师是不会搭理咱们的。”

宋瓷这会儿也很激动,“爸爸,其实我也就是试一试,我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结果。”

把填好的志愿交上去,此时,距离过年还有八九天的时间。

宋含章给了她几张大团结,让她去百货商场逛一逛,不过,宋瓷却打算回响水大队一趟。

一来,再过几天就是江恂的生日,她和江恂四个多月没见面了,她还挺想江恂的;二来嘛,她还有一部分行李在江家,她打算赶在过年前把所有的东西都拿回北市。

把这个想法告诉宋含章后,宋含章犹豫了几下,答应了,“刚好我也给他们祖孙俩准备了年礼,你既然要回去的话,就帮忙带回去吧。”

陈舒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不是很乐意,她感觉宋瓷和江家人也太亲近了点。

但宋瓷把火车票都买好了,她也没办法。陈舒只好交代,让宋瓷别在江家待太久,过年的时候一定要回来。

宋瓷是个行动派,第二天,她就坐上了回响水大队的火车。

这次,她没有提前打电话通知江恂。

到了县城,她又坐车回到村里,下午三四点的时候,她终于推开了江家那扇刻着花纹的大门。

到江家的时候,江家院子里很安静。

宋瓷本来以为江恂和江老太太在灶房烤火,但她推开灶房的门一看,里面没有人。

不对啊,既然江家的大门没有锁,说明肯定有人在家的。

宋瓷把东西放下,轻手轻脚地去到了江老太太的房间,看到江老太太在睡觉。

看来江老太太午休还没起来,宋瓷没有打扰她。风尘仆仆坐了这么长时间的车,想起江恂屋里有热水袋,她又去了江恂的屋子里。

推开江恂房间的门,宋瓷扫视了一圈,第一时间就在桌子上看到了那个装星星的玻璃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