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第2/2页)

七贝勒是中立派,而且因为身体原因注定被排除在皇位之外,十二阿哥自幼养在苏麻喇姑身边,和被太后抚养大的五贝勒一样,与蒙古的关系太近了,也没有可能争夺皇位,十四阿哥才多大,都还未曾从上书房结业。

四个排除三,只剩下一个八贝勒,万岁爷总不能为了一个儿子而去对付一群儿子吧,就算是万岁爷为了自个儿,为了自个儿的权势放弃一堆儿子,就真能狠得下心吗,又真的能做成吗。

此刻,在许多武将心中,四贝勒就是那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丰台大营的消息是瞒不过康熙的,北巡出发前,老四突然站队,很难不影响他的心情。

康熙已经放弃这群讨债儿子了,目光越过第二代,投降向第三代,所以这次北巡才会带上年长的几个皇孙,看看里面有没有好苗子值得培养,当然说是年长,可最大的弘昱也才只有七周岁。

如果弘晴是那块料子,那自然是最好最合适的,弘晴是上上之选

如果弘晴不是那块料,或者已经被老三教歪了,那就只能看弘晖,老四毕竟没有站队,弘晖是中选,弘昱和弘昇就是下下之选了。

结果北巡还未开始,老四站到了老三身后,这四个孩子全都是一派的了。

之前是上选、中选和下选,如今是上选和三个下选,出师未捷而中道崩卒。

关键是老四站队,甚至会影响到皇贵妃和佟家以及相关一批人的态度,局势明显对他不利。

原本就觉得有心无力,不然也不会越过儿子打孙子的主意,如今就更棘手了。

一直听太医的话,努力调整情绪,尽量少生气、少烦躁的康熙,硬是半晚上没睡,以至于御驾启程的时间往后推了一个多时辰。

依着规矩,御驾出巡,先是皇贵妃携众妃嫔相送,再是留守的皇子和朝臣将御驾送出城门,早些年废太子还没有被废的时候,往往会将御驾送出城去几十里,万岁爷和废太子执手相看泪眼、依依惜别。

本来胤祉还在犹豫是不是效仿二哥,多往外送几步,执手相看泪眼他做不到,但他已不是昔日吴下阿蒙,往城门外多送几里,依依不舍地与皇阿玛话别,这他还是能做到的。尽管他没有不舍之情,只有满满的羡慕,每年一次的公费旅游,不比待在京城强吗。

在皇阿玛迟到了一个多时辰之后,胤祉就不打算效仿二哥了,清晨往外多送几里,就当是为了仪式感,可如今日头都已经升起来了,往城外多送几里,那可就太遭罪了,不值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