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2/3页)

索额图兵行险招,而且还是当时第一个扑上去的侍卫,立了大功。

所以鳌拜被擒后,便直接升迁为大学士。

旁人或许没有谋逆犯上的胆子,但索额图有,太子也未必能经得住索额图的怂恿,不然为何要暗地里与那么多武官联系。

老三为什么手软,康熙不清楚,但事已至此,他已经打定主意要废太子了,既然老三不肯下手,那就老八来。

太子谋逆案从诚亲王转到了八贝勒手里,显然万岁爷对诚亲王的调查并不满意,聪明人就知道这案子该怎么查了。

一盆盆的脏水开始泼向太子,比当年往诚亲王身上泼的脏水还厉害。

说太子经常鞭挞大臣侍卫,动辄打人踹人,无故侮辱朝廷命官。

太子穷奢极欲,吃穿用度甚至远超皇帝,还截留供品,动用国库。

昔日温保一事也被重提,温保在山西的形势都被算在了太子身上,是太子的逼反了当时的山西百姓。

太子与太监厮混,有辱国体。

……

胤祉干脆请了病假,不去大朝会上听这些腌臜事儿,太子从前固然有错,但也没有这般不堪,否则也做不了将近三十年的太子。

往太子身上强加的这些罪行,实在是有辱智商。

胤祉不上朝,倒不是为太子抱不平,往旁人身上泼脏水这种事儿太子也办过,如今孽力回馈,没什么好同情的。

他不愿意上朝,一是想躲事儿,二是觉得这些泼脏水的官员恶心,三是怕当着皇阿玛的面笑出声来。

无论是手段、性情,格局乃至是三观,太子都像极了皇阿玛,如今这一盆盆的脏水泼向太子,那么多臣子鄙夷太子的为人处世,在胤祉看来,和鄙夷皇阿玛又有什么区别呢,太子不过是另一个皇阿玛,一个命不算好的皇阿玛。

差事被移交到老八手里,胤祉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在自己府里躲清闲了,他不光自己躲,还让大哥和几个弟弟也跟着躲。

纳兰明珠不用他劝,人家连致仕的折子都已经写好了,既不想趟这浑水,也不打算继续在朝堂上碍眼。

太子党被削了,朝堂上可就只剩下他们这一派独大了,与其等着万岁爷削,还不如自己退。

纳兰明珠都想好了,等他从朝堂上退下来,非但可以继续做诚亲王的军师,还可以帮余国柱分担,余国柱是财务总管,负责给诚亲王赚钱花钱,赚钱的事儿他不跟余国柱抢,花钱的事儿他来。

诚亲王一派躲得利索,朝堂上废太子的声音却是越来越多,也不只是朝堂,连民间都发声了,昔日最支持太子的江南士子,如今也联名上奏请废太子,不仁不孝之人不配为君。

一时之间,用‘群魔乱舞’来形容也不为过。

就在废太子的呼声越来越高时,六十六岁的索额图在宗人府病逝。

紧跟着太子谋逆一案也终于定案了,八贝勒非但查出了太子谋逆,还查到了太子和索额图企图动武逼宫的证据。

这下好了,一个谋逆的太子,一个不得人心的太子,一个不孝不仁的太子,皇上不将其废掉,百官和民间也不会答应。

这案子胤祉查了二十八天,移到老八手里不到二十天,这案子就破了,不到一个月,赶在除夕来临之前,废太子的旨意便下来了。

废太子被接回宫里,自然不是原来的毓庆宫,而是咸安宫,连同废太子的家眷一起都被圈禁在了咸安宫里。

十三阿哥作为废太子的同党,被圈禁在上驷院。

康熙四十一年的最后一个月,京城风声鹤唳,太子被废,原来的太子党人无不战战兢兢,生怕被杀鸡儆猴。

任谁都知道,废太子一党是不可能被连根拔起的,如果万岁爷要决心将废太子一党全部清理掉,那大朝会上的文武百官就可以去掉一半了,朝廷连正常运转都做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