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一更(第2/2页)

内务府一天一个样,上半年还在轰轰烈烈的抓人,下半年便在发奖金了,诚亲王不愧是有名的钱耙子,如今光是京城内务府便有九个铺子,有对外出售鸡鸭蛋禽的,有蔬菜铺子,有鱼铺,都是宫里挑剩下的才拿出来卖,如果说头几个铺子还算正常,那后面几个铺子就太不寻常了。

有一间铺子专门负责官房的租赁和买卖,有专门为房屋建筑出设计图的,里面画图纸的都是营造司的大人们,那可是掌管宫廷修缮工程的,也有专门帮着修缮古董器具的,这里做主的是造办处的大人……

各司其职,各有各的外快,胤祉也知道朝廷给的俸禄少,那不如安排一个可以光明正大赚银钱的渠道,这些对外经营赚钱的生意,内务府拿三成的纯利润,剩下的按劳分配。

诚亲王为内务府赚了多少银钱众人不知,毕竟内务府不属于外朝,年底无需向朝廷上报财政情况,但今年内务府没向户部要一个子儿,这众人都是看在眼里的。

理顺了内务府,胤祉便又熟门熟路的做起了吉祥物,当初在户部时,有老四可以放心交托,但内务府不同于户部,户部管辖全国财政收支,责任重大且事务繁多,内务府就不一样了,一年到头就这么点事儿,就涉及这么多人,人理清楚了,差事也就好办了。

他不光能自己摸鱼,还能带着老五一起,他们俩轮流在内务府点卯,一人半个月,胤祉负责上半个月,每天都要来一趟内务府,老五则是负责下半个月。

内务府自给自足,国库越来越丰盈,就连自己的私库也是大丰收,康熙在这一年里几乎没遇到太大的烦心事儿,而且也是这一年,他终于抱上孙子了。

民间有俚语,有福之人不用忙,无福之人跑断肠。

这话放在老大和太子身上是合适的,比太子年长,早早娶了福晋的大阿哥,连生四胎都是女儿,太子虽还未娶妻,可皇长孙却是太子之子,这孩子的生母是太子的侧福晋,出身并不差。

老三府上没有动静,老四这一年只生了个庶女,还没能养活,老五那里也没什么动静,在子嗣上还真就太子争了口气。

难不成真如民间所说,太子是有福之人,也是天命之人。

康熙原是不信这些的,可皇长孙的诞生,到底是让他那颗心又往太子的方向上偏了偏,如果延续大清国祚的是有福之人,那倒是桩好事。

在康熙三十四年到来之前,太子大婚的日期终于定下来了,而且定得极近,就定在来年的五月初八。

两次婚期,隔了四年零十一个月。

圣旨一出,慌的不是当事人太子,也不是一直跟太子作对的大阿哥,而是五阿哥。

明年,也就是康熙三十四年,那可是一个大选之年,如今皇阿玛定下了太子的婚期,他的婚事也就没理由再拖着了,如果不出意外,明年选秀时,皇阿玛就会为他赐下一位嫡福晋。

他和瓜尔佳氏情投意合,两年多的时间里从未红过脸,小日子过得如蜜如糖,比戏折子里的神仙眷侣还恩爱。

可若是嫡福晋进门,瓜尔佳氏要对着嫡福晋磕头敬茶,要处处以嫡福晋为首,入宫赴宴时也是嫡福晋站在他身侧,瓜尔佳氏只能在后面跟着,他和瓜尔佳氏将来的孩子要称呼嫡福晋为嫡额娘,百年之后,躺在他身侧的也是嫡福晋……

一想到这些,五阿哥的一颗心就好像被人揉来捏去一般,难受的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