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3/5页)

结果在这样的节骨眼上,皇帝不在京城,而是远在草原,刚刚结束与蒙古诸部的会盟。

打仗的时候,安抚蒙古诸部自然重要,但京城里的众人却急得火烧眉毛,一是事物繁多,二是太子监国却也只是监国,很多事情是不能也不敢拿主意的,只能送信给皇上,来回折腾耽误的功夫可就太多了。

因为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太子的婚事都往后顺延了。

胤祉也直接向上书房告了假,一整个白天都待在户部,连午休都是在衙门里休息,不午休是不行的,熬夜更是不成,上辈子猝死的教训还不够惨痛吗。

胤祉不光自己忙成狗了还要保证足够的睡眠,他还要求户部官员皆是如此,午休时间都要放下手中的差事,怕回家耽误功夫的就在衙门里午休,任何工作都不许带回家去。

是以,户部虽然公务繁多,但两位老大人都能撑得下来,胤祉也没有觉得身体吃不消,只是手头事情赶得紧,他心里也着急,再加上平日里又喜欢吃辣,以至于嘴上生了两个泡,瞧着怪丑的。

丑就丑吧,再丑胤祉也不会喝太医开的下火药,中药本身就很难喝,更别说下火药里还含有黄连。

左右上火也不是什么大病,多喝水,少吃辣,往嘴角的泡上抹点芦荟,差不多三五天就能好。

只是没等他嘴角的两个泡消下去,便收到了皇阿玛病重的消息,重到皇阿玛下旨让他和太子立刻赶过去,越快越好。

上辈子猝死,让胤祉感受到了世事无常,但今生又跟前世不同,他以为自己知道最后的结局,知道老四是最后的赢家,更知道皇阿玛是难得的长寿皇帝,在位六十多年呢,可如今才不过康熙二十九年。

总不能,总不能是因为有了他这只蝴蝶,皇阿玛才遭了劫难。

胤祉跪在原地,几乎是一瞬间,背上就出了一层的汗,既慌乱又难过,还有浓浓的愧疚感压下来,他脑子是懵的,心脏却在砰砰跳个不停,跳得他都觉得吵闹了。

“两位爷接旨吧,万岁爷还在等着你们呢。”

太子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接过这道圣旨的,悲痛是有的,慌乱也有,可在悲痛和慌乱之外,他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现在站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

皇阿玛抚养他,看重他,喜爱他,可皇阿玛也喜欢别的儿子,喜欢大哥,提拔大哥做副将军去战场上立军功,喜欢老三,把老三安排到户部,还给老三安排了正红旗满洲都统的女儿做福晋……

他也会害怕,害怕自己像史书上的许多太子一样被废被杀。

可是现在,皇阿玛病重至此,宫中最好的太医都跟在皇阿玛身边,若只是寻常小疾,若病情能够控制得住,皇阿玛何至于让他和老三现在就赶过去。

他身负监国重任,户部如今也是忙得团团转,他和老三离了京城,京城很难不生出乱子,如今前线可还在打仗。

太子清楚地知道,皇阿玛可能是想见他和老三最后一面,可这个想法出现在脑子里,他自己都觉得自己是大不敬,是没良心,可这个想法又一直萦绕在脑中。

两个人虽然慌乱,可是都没耽搁,匆匆交代后,便直接骑马赶往塞外。

往年伴驾出塞时,胤祉嫌外面的灰尘多、太阳晒,总是能不骑马便不骑马,骑马的时候还要带上口罩。

可这次却顾不上那么多了,他也怀疑皇阿玛是等着见他和太子最后一面,别看他私下也会在心里吐槽皇阿玛,也清楚皇阿玛先是皇上然后才是他的阿玛,是很多人的阿玛,可两辈子加起来,只这么一个人给了他父亲的爱。

他所有的偷懒钻空子,其实都在皇阿玛的底线之内,他也享受皇阿玛对他的夸奖和看重,也喜欢皇阿玛对他有别于其他兄弟的一点点不同。

但他的父亲却可能会因为他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