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第2/3页)

像知府,同知,还有通判等文官,都对沈伯文热情非常,态度恭维极了,因为他不仅是景德帝指派的监军,他的主要身份,其实还是正三品的户部左侍郎,正儿八经的京都高官,况且在知府等人看来,他们都是文官一派的,是自己人,因而这样的恭维和热情也就不难理解了。

然而到了军营当中,他这个监军的身份就不怎么受欢迎了。

看不惯他的人多不胜数,有的人直接就表现在脸上,对他不屑一顾的有,草草行礼的有,有的人没表现在脸上,但却反映在实际行为上,比如在他关心询问战事情况的时候敷衍了事,空话套话说了一堆,有用的半点儿没有,话里话外还透着一股嫌弃他问得太多的意思。

对于他们这种态度,沈伯文不是不能理解,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这个文官监军,他们当然不忿,而且,沈伯文更是属于景德帝对他们不放心,来监视他们的,他们这些人上阵杀敌,用真刀真枪拼出来的功劳,却要被掌握在沈伯文这么一个对军事一窍不通的文官手上,不由得他们不服气,以及愤愤不平。

但一样米养百样人,有对他不屑一顾的,自然也有对他态度好的。

除了阿谀奉承之辈,其他人则是怀抱着一种就算不能多加战功,也跟他搞好关系,起码别让他把该他们的战功给克扣了,或是给别人的态度。

沈伯文并未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态度,就对他们有什么不同。

他很清楚自己的本事,也没有像他们这些人想象的那般,虽然每次会议都会参加,但在军事安排上却没有指手画脚,至于战功,也是该怎么记录,就怎么记录。

然而他只是认为自己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并没有特意去跟这些将士们打好关系的意思,文武相交过密是景德帝的忌讳,这件事沈伯文早就知道了。

但这些人却还是渐渐地对他态度好了起来,就连谢云光他们走在外面,也从一开始的不受欢迎,变成如今的走哪儿都能有人打招呼了。

稍显讶异之后,沈伯文很快就明白过来。

他们对自己的态度都源于对以往监军们的印象,自然以为他也是那种人,然而他现在仅仅只是不干涉军务,在记功上不做手脚,他们就高兴起来,认为他是个好官好人了。

这样按部就班的行事,就能让他们满足起来,却让沈伯文在想明白之后沉默了许久。

这是遭遇了多少不公,才对这一点一丝的公正心满意足?

谢云光把碗筷菜碟又放了回去,提着食盒出了门,外面的风似乎小了点,沈伯文也站起身来,打算去大帐中,听听他们最近的安排和计划。

一路上碰到不少将士们,见到他都态度友好地同他打招呼。

“沈大人好。”

“沈大人用过饭了吗?”

沈伯文也语气温和地一一回应,没有敷衍。

行到一半,碰见一个熟人,他瞧见沈伯文便站住了脚步,主动招呼道:“沈大人找侯爷吗?侯爷刚去了帅帐,下官带您过去吧。”

“是,那便劳烦盛将军了。”沈伯文客气地道。

此人定远侯的副将,同时也是他的侄子盛清。盛清三十多岁,跟沈伯文差不多的年纪,不过因为一直在边关,风吹日晒的,倒是显得有些老相,与沈伯文走在一起,瞧着倒是比他大好几岁的样子。

二人结伴往帅帐的方向走去,他们两个都不是话多的人,除了一开始寒暄了几句,后面就没怎么开口了。

盛清也不知在想什么,皱着眉头,似乎是有什么心事一般。

沈伯文看得分明,却没有开口询问。

他们二人认识时间不久,关系一般,若是对方不愿意主动说,自己就算问了,也不一定能得到答案,或许还会给对方带来困扰,倒不如当做没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