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2/3页)

毕竟现在这个时代,走科举这条路是需要尽全家之力供养的,若是他们家里不支持,就很难走下去,能让他们过来学认字和算术,已经算是开明的家长,不能强求更多了。

在学生配合的情况下,一上午的教学很快便结束了,吴和仁这个小胖子,看样子是已经沉浸在自己这个二师兄的身份里了,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沈伯文从窗户往外看,正好看见他跟沈秋生在说话,隔得挺远,听不太清,模模糊糊只听见一句什么“以后你来镇上,二师兄带你去玩……”

沈伯文不由得哭笑不得,看来这孩子,还真是家里宠大的,一点儿都不认生,这么快就跟别的同学打成一片了。

看来自己之前的担忧是多余的了,这孩子虽然家境较好,但却还没养成骄纵的脾气,性格还算好相处,跟私塾里这些孩子们相处的都不错,也没流露出什么嫌弃来,反而事事都觉得新鲜。

反倒是沈秋生,这孩子性格内敛,反倒不易跟别人成为知交好友。

哪怕是村里这些一块儿长大的孩童们,他的朋友也只有珏哥儿跟石头两个。

看来吴和仁想要跟秋生当好友,还有得磨呢。

不过自己这个做先生的,就算管的再细,怎么也管不到他们交朋友上,还是让他们先自由发挥吧。

沈伯文这般想着。

……

中午回到家,刚一家人吃完午饭,在其他人透着疑问的围观中,沈老爷子把沈伯文叫了过去。

他还在想有什么事儿呢,难不成是关于火炕的?

就见老爷子拿出来个做工精致的木盒来,他瞧着眼熟,便问道:“爹,这不是上次韩管家给咱们家留下的谢礼里头的盒子吗?”

沈老爷子点了点头,道:“是,其他那些盒子里装的都是药材,你娘就没每个都打开看,谁知道这里头装的居然是银子。”

说着,就将手里的盒子打开了。

里头竟然满满当当装了二十个银锭。

“这……”沈伯文有点语塞。

不由得他惊讶,要知道大周朝现在的物价并不高,十文钱就能买一斤大米,一斤猪肉也只要十八文,像他们这种农家,一年花销估摸着也就二两银子,自己家因为要供他这个读书人,花销多一点,一年大概三两银子,多的这一两银子,都要全家共同负担,这件事已经被二弟妹明里暗里说过许多次了。

如今这二十两,够他们家花好几年了。

这礼也有点太厚了。

反倒是沈老爷子,可能是上次沈伯文把韩管家送谢礼的事情说透了,他老人家反而有些宠辱不惊的意味了,看到这二十两银子,就跟看到二两似的,面色也没什么变化。

当然,也不排除他老人家已经在私底下惊讶过了的可能。

老爷子待他看完,便合上盖子说,“按理说,这是你捡到画,人家给你的谢礼……”

沈伯文立马道:“爹,咱们家现在也不宽裕,这些银子先紧着家里用。”

“行。”

像是猜到长子会这么说,沈老爷子也没推拒,便道:“那就先把你舅舅家和两个姐姐家借的钱先还了,让人家也过个好年,至于剩下的,就留着你赶考的时候用。”

沈伯文闻言,迟疑了一下才问:“不用跟家里其他人说吗?”

老爷子摇了摇头,道:“回头我会找个合适的时候说的,你不用操心。”

说罢,不待长子再说什么,又从盒子里拿出五锭银子,“这是五两银子,回头你去把钱还了,再买点东西,一块儿送到你姐姐和舅舅家去。”

沈伯文接过来,点头应了下来。

他的两个姐姐嫁的都不错,大姐沈薇嫁到了隔壁村的一户姓顾的殷实人家,是长媳,生了三个儿子,她本人也精明能干,又有三个出息的弟弟,很得婆婆家的看重,像上次沈伯文病重,就从婆家借了一两银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