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2/4页)

18岁以下的青少年却不一样,他们年龄小,属于后备人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可以通过努力为自己争取更多机会。

所以,顾染这个刚刚年满14周岁的小朋友,又是这次比赛中年纪最小的参赛选手。

不但年纪最小,资历也最浅,却偏偏要参加竞争最激烈的500米和1000米两个比赛。

现在,他同宿舍的室友郑文康和吴凯泽,即将成为了他的对手。

郑文康以500米为主,也要参加1000米的比赛。吴凯泽以1000米为主,也报了1500米。

只有高梓逸,他主要是滑1500米。

之前,顾染是滑不过两位师兄的,毕竟这几个人都比他大至少两岁,练习短道速滑的时间最短的也有七年,他这练了一年的水平,跟U系列赛那些业余选手比一比还行,跟真正的专业选手比起来,他自己也没什么底气。

现在他的成绩能够稳定在42秒左右,发挥好了能到41.8秒,这个成绩在他这个年龄已经很不错了。

但是顾染心里很清楚,这比起那些真正能在大赛中取得名次的职业选手,差得确实很远。

为了逐渐缩小这种差距,他在整个集训的过程中,也非常专注和努力。锻炼体能、改进技术。有什么攻克不了的技术难关,还会对徐清死缠烂打。

徐清倒是很有耐心,只要他问,就细致的给他解答,陪他在冰上反复练习。

除了单项之外,顾染还参加了男子5000米接力赛,正好就是他们宿舍四个人组队。

徐清会在训练的时候,特意腾出时间,让他们进行交接棒练习,增加几个人的默契,同时制定相应的战术。

这天的冰上训练只剩下最后一个缓解——起跑练习,这是每天雷打不动的内容。通常徐清会安排15次,练完就可以换衣服准备吃饭。

王指导过来跟他交流了几句,主要是这次比赛领队及教练员联席会的时间和地点。

徐清很不上心的摆了摆手:“你和赵领队去吧,我不去。”

王指导颇有些为难:“你是主教练,不能次次都不去吧。”

徐清轻笑一声:“我懒得听那群领导啰嗦,有什么重要的规定和安排,你回来通知我一声就行。”

徐清是主教练,又是省体育局领导费了不少心思挖来的,本事很大,脾气也不小。

他说不去,王指导还真拿他没什么办法。但是他今天是来替领导传话的,还是为难的说道:“主任说了,你必须得出席。”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徐清也不能为难同事:“行吧。”

因为在U系列比赛中,也有一些体校的小队员拿了名次,获得参赛资格。省队在原本14人的基础上,现在扩大了规模,总共有接近三十人。其中成年组只有8人,剩下的全是青年组。

冰上训练基地一共给短道速滑队配备了五名教练,除了徐清和这位王指导,还有一位负责女队的技术指导,一位体能教练,以及一位体院过来的实习生,给徐清做执行教练,经常被他派去监督顾染练体能。

徐清回过头来,看到队员们都已经陆陆续续完成了起跑练习,正在在一旁有说有笑,气氛别提多欢快。

人一多,冰场就显得乱糟糟的,徐清本就不怎么美丽的心情现在又加了一个“更”字。

他回过头来,却看到起跑线上还站着一个人,不厌其烦的一次一次,反复进行起跑练习,执行教练拿着秒表在一旁帮他计时。

这个人是顾染。

从他脸上的神情就不难看出,他对自己今天的表现很不满意。

徐清就那么透过人群看着他,起跑,摆臂疾跑、滑行十数米再倒回来,向一旁的李指导询问时间,然后皱起眉头,咬着牙从嘴里吐出两个字:“再来!”

不得不说,小崽子执着的样子还真有些令人动容。

看到他对自己要求这么苛刻,徐清忽然觉得心情也没有那么糟了,一旁的其他小崽子们也没有那么烦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