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第4/5页)

明公公赶紧将人扶起来,“侯爷快快请起,这东西也不过是过过场面,待会儿还是得抬进东宫,侯爷到不必如此行了大礼。”

前院的动静传到后院时,唐韵已经穿戴好了,奢华的婚服,繁琐雍容,屋里挤了一堆人,正瞧着宫里来的嬷嬷给唐韵梳头。

宁明儿一步跨进来,便兴奋地囔囔道,“表姐夫倒是大方,嫁妆的长龙我都望不到头了,表姐这派头,明儿定会轰动江陵,不亏是太子妃。”

话音一落,屋里的不少小辈都散了出去,去看热闹,留下了几位长辈还在。

宁三夫人瞧着跟前的唐韵,几回都没能错开眼睛,实在没忍住,开了口,“韵姐儿也不知道是怎么长得,如此好看。”

大夫人姜氏一笑,“像她娘。”

宁三夫人又打探了一阵,倒也不全像小姑子。

唐家那位姑爷她看过,虽不是个东西,可胜在一副皮囊好看,当初小姑子被迷了心智,多半也是因此缘故。

韵姐儿寻了两人的优点来长,能不好看吗。

宁三夫人能看出来,二夫人和大夫人,也能看出来,却都是心下了然,极为默契地闭了嘴,没在这大喜日子,去提晦气之人。

“确实像她娘。”宁二夫人附和了一声。

唐韵被嬷嬷拽住头发,动不得,只能听着三位舅母坐在那,犹如王婆卖瓜,夸得她脸色阵阵生红。

吉时前的半个时辰,唐韵才收拾妥当,坐在软榻上候着。

见时辰差不多了,姜氏便上前同她轻声交代道,“此后再见面,舅母就该称韵姐儿一声娘娘了,尊卑虽有别,但亲情却没变,韵姐儿记住,往后无论发生何事,都有你的三个舅舅,还有你的外祖父,几个表哥在你身后撑着,并非韵姐儿一人。”

此番话本应由她自个儿的娘亲来说,娘亲不在,此时由姜氏替代了她母亲的角色,也算是弥补了,给了她该有的关怀。

以往姜氏说这些时,唐韵倒也没有什么感触,今儿的气氛到了,唐韵眼里突然有了些水汽,点头感激地道,“多谢三位舅母。”

“大喜之日,不兴落泪,可别花了妆。”姜氏忙地起身,拿了绢帕,给她拭了拭眼角,将一旁的团扇递给了她,“时辰也快到了,咱们就不说了,韵姐儿拿着扇子吧。”

吉时一到,外面一阵炮竹声,响声能震破人耳膜,声音刚安静下来,宫里接人的太监便唱了一声,“恭迎太子妃升撵。”

唐韵如今的父母皆已过世,唐家亦无兄弟,如今从宁家出嫁,自是宁家人送亲。

宁大公子,宁二公子均不在府上,今日唐韵便由宁三公子宁衍背着人出去。

自上回唐韵同宁三公子说明白了之后,在宁衍的眼里,便也真正地将她当成了妹妹看待,人背在背上,宁衍由衷地对她祝福了一声,“此一去,愿表妹一辈子都能平安顺遂。”

他看得出来,太子殿下是真心待她,那日在酒馆,他亲眼见证了太子爷对她的在乎,他心头的愧疚和心疼也一并散了个干净。

也明白了,她并非如自己想象得那般困难,她过得挺好,并不需要他的担心。

唐韵趴在他背上,对他亦是兄长的感情,感激地道,“多谢三表哥,我等着三表哥高中。”

“嗯。”宁衍笑着应了一声,轻松地将人送到了撵桥上。

撵桥离开宁府时,天色还未亮,到了宫中,天色才彻底地亮开,人行在前,嫁妆在后,浩浩荡荡地队伍,肃然又热闹。

宫中从早上起来,也皆是一片紧张。

太子一早便由司仪领着去了乾武殿内,对皇上,皇后行了三跪九叩之礼。

两人的婚期正值寒冬时节,宫里的地龙整日地烧着,呆在屋内不觉,到了屋外,寒风一吹,直冻人手脚。

太子着了婚服,里里外外几层,甚是繁琐,倒没觉得冷,心头却忧心,行完礼出来,问了几回身边的明公公,“太子妃今日有没有带手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