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4/4页)

不过,赵灵又道,“顾大人今儿也走的水路,搭乘的是官船回江陵。”赵灵特意问了巷口的官员,娘娘并没有同顾大人同一艘船。

但既然两人在巷口上碰上了,顾大人应该知道娘娘去了哪儿。

只要追上顾大人,便能清楚娘娘的去向。

赵灵脑子里灵光一闪,突然又想起了唐韵今儿早上说的那两句话,抬起头同太子道,“殿下,娘娘会不会是先回了江陵。”

娘娘是怕自己呆在殿下身边,殿下无法安心,清缴余孽。

太子不信。

她蠢啊。

想法设法地从自己这特意逃出去了,她还回江陵?

要真回江陵,她就该和顾景渊同一条船了。

太子突然起身,一把将手里的刀子撂在了邢台上,一面往外走,一面问赵灵,“巷口可还有船只?”

赵灵明白他想做什么了,道,“没了,属下已经让人去备了,最快也得到天亮。”

“一个时辰后,出发。”他等不了了,再等下去,还不知道她又躲到了哪个犄角旮旯。

赵灵斗胆劝了一句,“殿下,余孽暗桩的点尚未......”

话还没说完,太子便将手里的一张沾了鲜血的供词,递给了赵灵,极为不耐烦地道,“这不是审问出来了,人不也没死?”

赵灵:......

赵灵刚接过来,太子又道,“你留下来清查窝点......”

赵灵心头一跳,忙地道,“属下不会离开殿......”

太子一声打断,“此案一直经由你手,你最熟悉不过,你去将安良军的元副将带过来。”

*

太子从天牢内出来,没再回去后院,直接上了马车,赶去了码头,等着人给他安排船只。

他是太子,谁能拗得过。

赵灵只能照办,天色刚亮,太子便上了船只,从蜀中出发的所有船只,无论是去哪儿,都得经由庄家巷口,到了那,再去打听也不迟。

太子从天牢出来时,一身血衣,上了船后,才去沐浴更衣,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裳。

清晨的江面,雾气很大,风也大。

元副将过来送早食事,便见太子坐在了窗口,顶着江风在吹,脸色有些苍白,眸子似乎被风吹得有些久了,带着殷红,还泛出了盈盈水雾。

元副将哪里见过这样的太子,心头一跳,脚步往后退去,正打算悄声无息的退下,手肘却不小心碰到了身旁的门扇。

元副将:......

动静声传来,坐在窗口的太子转过了身,一张脸阴云沉沉,哪里还有适才那副仿佛被人欺负后的委屈模样。

“太子殿下。”元副将紧张地垂下头。

“搁那儿吧。”

元副将一直呆在军营里,一年到头,连皇上的面都难得见一回,更别说太子,一介粗人,也不知道如何伺候主子,赶紧将托盘给他放在了跟前的木几上,不敢多留,转身退了出去。

片刻后,太子走到了木几旁,坐了下来。

是有些饿了。

昨日一日他几乎都没吃过什么东西,从早上起来便一直在忙,想着处理完手头的事,能早些带着她回江陵。

可她呢。

没良心的东西!

太子的眼眶再一次乏了红,又怒又急。

他骗她一下怎么了,还不是因为她对他冷眉冷眼,她骗自己的时候还少了吗。

他累了。

他发誓,这是他最后一次追她。

以后再也不追了。

他不会给她机会再跑,擒住了,直接关起来了吧,她哭也没用。

*

太子离开蜀中后,赵灵也没闲着,立马派人前去清缴蜀中之外的暗桩,开始收尾。

一直忙到了第二日夜里,赵灵才忙完,同知府大人交接完手头的事情后,赵灵才回到了后院,打算收拾太子和唐韵的衣物。

赵灵进了里屋,正欲弯身去提床榻边太子的一双筒靴时,余光便看到了唐韵搁在太子枕头上的那封信。